秦东陵,又称秦芷阳陵区,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临潼区
骊山西麓,是战国时期
秦国的王族陵园之一,埋葬有秦王二位、太子一位、王后三位。
历史沿革
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秦昭襄王长子、
悼太子嬴氏在魏国去世,葬于芷阳。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十月,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宣太后芈八子去世,葬于芷阳骊山。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
秦昭襄王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葬于芷阳。秦孝文王即位后,将其母
唐太后与秦昭襄王合葬于芷阳。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
秦庄襄王嬴子楚去世,享年三十五岁,葬于芷阳。
秦始皇帝十九年(前228年),帝太后
赵姬去世,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
1986年,西安市临潼县文管会在文物普查过程中,根据韩峪乡油王村村民王学良提供的线索,对暴露在该乡范家村北的夯土遗迹进行了调查钻探。
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秦东陵进行了勘探。确认了秦东陵一号陵园的具体区域范围。此外还发现了陵园四面壕沟,陪葬坑12座,小型陪葬墓区3处共计161座,建筑遗址11处;其他时代古墓葬37座、晚期坑19座、窑址8座、井址4座,晚期冲击沟两处。
2014年9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秦东陵四号陵园东南部的建筑遗址及附葬坑进行挖掘。在一座新发现的“中”字形墓葬南侧,一处建筑遗址的残存平面呈“凹”字,总面积达2230平方米。
墓葬格局
一号陵园
一号陵园依山坡而建,地势东高西低,前濒灞河,后依骊山。已确定的范围东起范庄及武家坡村,西到马庄及东门村西,南起范家村,北到枣园武三队,陵园面积82.42万平方米。陵园由壕沟(东、南、西、北四条)、“亚”字形主墓葬(2座)、陪葬坑(14个)、建筑遗址(11处)及小型陪葬墓(161座)构成。另有其他时代古墓葬37座、晚期坑19座、窑址8座、井址4座,晚期冲击沟两处。
两座“亚”字形主墓葬位于陵园中部偏南,墓顶上有封土堆,现存高2—4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50米。表面呈鱼脊形,各由东西南北四个墓道组成。两墓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南北并列,相距40米,经考古确认,这两座墓葬的墓主为
秦昭襄王和其妾
唐太后唐八子。
陪葬坑主要分布在主墓墓道夹角处及东西方向。陵园建筑遗址由于在农田基建过程中遭破坏,现仅存夯土残迹,主要分布在主墓南北方向。陪葬墓主要分布在陵园壕沟内侧50—80米范围内,形制有长方形竖穴洞室墓和方坑竖穴式墓两种,以陵园东北角及东南角分布相对比较密集。
陵园壕沟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180米、东西宽695米,四角连接处,除东北角完好外,其余三角均被自然和人为破坏,已不存在,特别是西北角地处现存冲沟外延的低凹地带,壕沟已不复存在。东、西壕沟中段偏南处各有一处缺口,应为一号陵园的东、西门址。
二号陵园
二号陵园位于一号陵园东北方向1500米处,总面积为45万平方米。陵园南北两面以天然壕沟作屏障,东面经钻探得知早年系一条走向大体南北方向的不规则的天然壕沟,经人工修葺为陵园东界。西界为一天然断崖。园内勘探发现有“中”字形大墓1座、“甲”字形大墓5座、陪葬坑9座、小型墓葬17座、地面建筑1处、以及秦以后时代的部分墓葬和冲击沟。
三号陵园
三号陵园位于武家沟村北100米处,东南距一号陵园1500米,陵园西、北两侧利用天然壕沟作为其兆沟,东、南两面兆沟为人工开凿。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为5.04万平方米。陵园内有“中”字形大墓1座,封土呈覆斗形,东西向,西墓道长46米,墓室为20×26米。陵园有两处建筑遗址,分别在两墓道的正西或正北处。有陪葬墓一处,位于陵园的东南,已发现四座墓葬。
四号陵园
四号陵园位于小峪河南岸,整个陵区位于山前冲击扇面上。陵区东起马斜村,西至染房村,南抵井深沟,北到小峪河南岸,与一号陵园隔河相望,相距约2500米,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陵园内发现“亚”字形大墓1座,“甲”字形墓葬2座,小型陪葬墓群1处。
四号陵园的建制与已发现的其他几座陵园略同,四周构筑隍壕,其中除北面为造陵时修建外,东、西、南三面均是利用了原来的自然沟壑。陵园平面似东西向的长方形,东西长96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48万平方米。隍壕利用自然沟壑,遗迹尚存,人工构筑的北边隍壕,仅留有东西残长的16.5米一段,隍壕的壁面用天然石块筑砌。
文物遗存
2010年10月,秦东陵一号陵园秦昭襄王陵发生特大盗墓案,经过陕西省警方近三个月的连续作战,这起案件终于告破,被盗的11件文物悉数追回。其中1件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八年造”
漆木高足豆,其余10件为漆木简,均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文物专家认为出土文物具有比较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八年造”漆木高足豆上刻写的20余铭文更是弥足珍贵,已成为确认被盗陵墓主人的重要物证。“八年造”漆木高足豆属于古代盛放粮食的器具,保存基本完整,黑、红两种颜色鲜明,绘有流云状纹饰,豆盘略有残缺,铭文中有“八年相邦薛君造,八年丞相受造”等字样,证实了齐国人
孟尝君即薛君曾在秦昭襄王时在秦国任相的史实。
研究价值
秦东陵的特点体现为一陵独立;陵园为南北向长方形的两重城垣构建而成;墓葬“亚字形”;方形覆斗状封土;未见享堂,或有陵寝建筑;陪葬坑数量增多,内增加了珍禽异兽等;殉葬墓减少,祔葬墓为主,“中字形”祔葬墓出现;应有园寺吏舍;无陵邑。与西垂秦陵、雍城秦陵相比,此阶段产生了较多、较大的结构变化,结合孝公都咸阳、惠文称王的历史背景,可以认为秦陵的发展进入一个由“集中公墓制”到“独立陵园制”的探索转型期,是一种探索转型的王国陵园。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秦东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秦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麓。
交通信息
乘坐西安地铁9号线至紫霞三路站下车,步行3.1千米到达秦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