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巧克力博物馆又名伊穆霍·施多威克博物馆(Imhoff-Stollwerck-Museum),位于
德国科隆大教堂附近。
博物馆的展示分为两个大类,第一部分展示了
欧洲巧克力的发展历程,以及早期制作
巧克力所用的设备;第二部分全面展示了用现代化工艺生产特色巧克力的过程。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空心巧克力的制作方法,同时对构成巧克力的各种成份也逐渐心中有数了。博物馆专门介绍了可可和可可豆。可可属于芙蓉类植物,是世界上唯一的花和果实都结在树干上的奇特植物。
博物馆里甚至建立了一个透明的
玻璃温室,里面种了一棵真的可可树。
博物馆里就有一座小型加工厂,它既是一个辅导人们了解巧克力制作的实物演示,也是能够生产出巧克力的真正的生产线。出产的产品可以提供给游客们品尝,或是在
博物馆的商店里做纪念品出售。
博物馆的展品中有一台1899年的可可脂压榨机,这种
机器的工作原理是由荷兰人范.豪顿发明,为
巧克力工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879年瑞士人鲁道夫.莲发明了巧克力精炼技术,据说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可可浆液中的枯涩和酸度,使巧克力的口感更加爽滑和细腻。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制作
巧克力松露的设备上,许多黄色带格子的盒子吸引了
游客的注意。溶化了的巧克力液体象
瀑布一样倾泻而下,注满一个个小黄格格。随后机器带动
黄盒子上下、左右摇摆,巧克力就会在逐渐冷却过程中填满模具,不留气泡。随着巧克力外壳变硬,松露粉末就会注入进去,诱人的巧克力松露也就制作出来了。
博物馆还展示了现代化的巧克力制作设备,它们可以把可可豆研磨成0.02毫米的细小颗粒。在研磨的同时,为了防止研磨所产生的热量使
巧克力溶化,还提供了冷却功能。一旦可可豆被研磨后,周围就弥漫着
巧克力特有的芳香了。
除了工艺和设备,
博物馆里也展示了许多艺术品。一块石头雕刻的作品,名叫可可先生(Mr. Cocoa),制作年代约为公元682年到744年之间。人们并不确定它就叫这个名字,只是根据上面雕刻的相形文字猜测,同时也说明可可在巧克力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博物馆里还有一幅1740年绘制的油画作品,画中的人物衣着华丽,她们三五成群地一边聊天,一边饮用巧克力饮料。有许多品尝巧克力的器具也被收藏展示给大家,包括古老的木制勺子、饰纹华丽的银制杯子。同时,还对
巧克力发展历程中涉及到的科技、产品、设备,以及
历史、
政治、殖民统治等背景做了介绍。
博物馆的顶层,有一个区域用来讨论巧克力的使用和医药作用。许多巧克力制造商提出巧克力不但味道甜美,而且具有药用价值,为此他们在
德国通过一些法律诉讼得到了法庭的认可。由于
巧克力进入人体很快就会溶化,因此,它还是药物的有效载体。临近展览结束时,可以看到金色的
巧克力喷泉,是
博物馆的标志之一。一棵人造可可树上面,结满了金黄色的
可可豆,而这些可可豆又凝聚在一起,外观上看又象是一个更大的可可豆。在可可树的下面,有水形成的喷泉,巧克力浆液也在不停地流动。在喷泉的旁边,还放着一些
威化饼干,供游客动手制作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