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字体之一。
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又名科斗字、
科斗书、科斗篆。
科斗籍指的是古文经籍。此名初见于汉末,
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 郑康成《尚书赞》称:“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
科斗书。” 《晋书·束晳传》:“漆书皆科斗字。” 宋
苏轼 《谢曹子方惠新茶》诗:“囊简久藏科斗字,銛锋新莹鸊鹈膏。” 元代吾丘衍论证
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清
赵翼 《题》
唐
韩愈《科斗书
后记》:“於 汴州 识 开封 令 服之 者, 阳冰 子,授余以其家科斗《
孝经》,
卫宏 《官书》,两部合一卷。” 唐
李复言 《
续玄怪录·定婚店》:“ 固 步觇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陈师道 《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播华虫。”
唐
刘言史 《放萤怨》诗:“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宋
葛立方 《
韵语阳秋》卷二十:“ 子由 尝跋 东坡 遗稿云……科斗藏壁间,见者空叹惊。废兴自有时,诗书付 西京 。”
指科斗形营帐。 唐
崔湜 《大漠行》:“科斗连营 太原 道,鱼丽合阵 武威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