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的逻辑
卡尔·波普尔创作科学哲学著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是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科学哲学著作。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题为“科学逻辑导论”,概括论述了归纳问题、科学划界问题和经验基础问题,否定一切归纳,提出反归纳主义,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划界的证实标准,讨论了经验方法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题为“经验理论的组成成分”,论述了“严格的”全称陈述和存在陈述,提出“演绎检验法”和“证伪原则”。论述了经验基础和“基本陈述”、检验的层次、“简易性”和“可证伪度”及“概然性”等问题。通过对量子论的哲学考察,说明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并批判了归纳逻辑和概率逻辑,提出理论不能被证实而只能暂时被“确认”。另有附录,主要是对证伪主义和反归纳主义论点所作的详细证明。
作品目录
英译本说明
第一版序言1934年版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1959年版
致谢1960年版和1968年版
第一部分 科学逻辑导论
第二部分 经验理论的组成成分
附录
新附录
索引
译后记
编导跋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思维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大变革:古代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近代培根的归纳法、现代爱因斯坦的直觉法,但是科学探索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观察、归纳、证明、假说等科学研究环节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对科学探索的过程到底能否作出某种条理化的总结和概括?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既是一个宏大的愿望,又是一个迷人的陷阱。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从逻辑经验主义到新历史主义,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无数哲学家、科学家都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而《科学发现的逻辑》在综合考察各个时期的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甚至心理学家对此问题的论述后,从科学发现这一角度,对这方面的论述进行了历史性回溯和案例追踪。
个人背景
波普尔的思想成熟期正值欧洲社会动荡、哲学转变和科学革命的时期。据他后来回忆,当时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和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加入过激进的学生组织,并倾向共产党;他仔细阅读了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还志愿去阿德勒的心理诊所服务;他认真聆听爱因斯坦在维也纳大学的讲课,虔诚地接受相对论学说。1919年是波普尔思想发展的转折点,那年发生的几件事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态度和学术观点。由于目睹了当局残酷镇压人民革命的暴行,他“吓坏了”,由此怀疑共产主义学说,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决定社会革命的原则,但竟然被辨证地说成与社会主义理论完全一致,于是便反对马克思主义。另外,这年他发现一例显然不符合个性心理学的病案,但阿德勒却轻而易举地用自己的理论将这个反例应付过去,波普尔感到大为震惊,从此断定心理分析学说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最后,这一年爱丁顿领导的观测队验证了爱因斯坦关于光在引力场中发生弯曲的预言,而在此之前,爱因斯坦曾明确表示,如果得到否定的结果,他将放弃广义相对论。这使波普尔受到极大的启发,他联想到,爱因斯坦理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经受严格的检验,并由此决定其弃取,而其他两种理论则可以随时应付各种反例,但对它们却无法构成严格检验。他开始形成“能够免于被反驳不是理论的长处,而是它的短处”的想法。参加维也纳小组的部分活动后,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证伪主义学说,其代表作就是《研究的逻辑》。由于这本书最初发表在维也纳学派编辑的丛书中,当时普遍认为波普尔的观点属于逻辑实证主义学派中的一种。针对这种看法,1959年波普尔亲自把它译成英文,不仅做了补充和修订,而且突出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出版时改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的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由德文本《研究的逻辑》(Logik der Forschung,1934)的英文译本(1956)和长篇论文《跋:二十年以后》(Postscript:After Twenty Years,1952)合并而成。
作品思想
作者认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经历了一个从理性到非理性,再从非理性到理性的统一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历程。该书的基本思想是:如何辨别是科学的标准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某种理论,是否可以得到证实,相反,作者认为是该种理论是否存在可证伪性,科学的方法不是从零散事件中归纳而成,而应是用演绎的检验法。
该书集中地显现出,波普尔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的主张受到了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影响。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问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在波普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永无止境的发现与探索,犹如“探照灯”。“科学是人类心灵的壮丽的探险”。在历史上科学是同思想自由一起诞生的。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科学是一幅自由探索的逻辑图景,显示人类理性的新的觉醒。
科学的发现,一开始就是向自然界进攻。首先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这就是问题。科学实验就是人们通过精心设计而强迫自然界回答自己的问题,“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科学总是不断向前探索、发现。问题一旦提出,科学的探照灯将立即投射过去,提出试探性解答,提出新的猜想。猜想是科学认识和科学进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我们并不认识,我们只能猜测。科学总是摸索着、尝试着、猜想着,永不停息,而猜想要有充分的思想自由,因为自由猜想,是科学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猜想是否有价值,耍经过经验的检验。而检验是在批判中。人们可以猜想,自然界也可以反驳,一经“法庭”的辩论和裁决,就可以消除谬误,纳入通向真理的理性轨道。这就是“批判理性”。而批判就是证伪,就是否定,也就是革命。“证伪”与“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波普认为,批判具有特殊的地位。正是批判,才不断消除错误,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归根到底正在于严峻无情的批判。
科学的探索、发现,是试探、错误,再试探、再错误……或猜想、批判,再猜想、再批判……。这既是个别科学家科学探索的逻辑,也是整个科学进化的逻辑。科学作为社会化的客观知识反过来支配科学家的活动、决定他们各种创造的命运。科学进化的逻辑即“处境逻辑”,“从近处看,这是一种批判选择。从远处看,则象是指令的方式。也即通常研谓的归纳法”。
作品影响
该书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现已在西方广为流传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观,是研究和了解作者思想以及掌握西方科学哲学中批判理性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
该书的反归纳主义和证伪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就受到当时的维也纳学派的重视,其科学方法论观点受到西方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推崇,对科学哲学和归纳逻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波普尔本人的思想发展看,这部著作开拓了他一生的学术道路,此后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该书提出的基本观点;从科学哲学的演变看,这部著作宣告了逻辑实证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的结束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兴起,并对以后历史主义的产生发挥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因而成为现代科学哲学最负盛誉的著作之一;从实用效果看,这部著作对于自然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起到了实际的指导作用,来自不同国度的几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英国的麦达瓦、澳大利亚的艾克尔斯、法国的莫诺等人都宣称自己从波普尔的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教益。应该看到,波普尔在该书中对逻辑实证主义和约定主义的批判、对划界问题的解决、对科学理论检验和评价问题的讨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困素。但另一方面,正像后来拉卡托斯和库恩等人所批判的那样,波普尔的证伪标准过于独断,因而不适合于阐述自然科学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
作品评价
英国哲学家艾耶尔:“一本极具原创性和力量的著作”。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英国哲学家。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37年,纳粹主义势力抬头,波普尔移民至新西兰。他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即基督堂市)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1 04:1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