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故居
福建省云霄县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位于县城云陵镇享堂村紫阳书院和七先生祠内,距今200多年历史,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出生经历
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到云霄厅担任同知,秋瑾的父亲秋寿南也偕夫人单氏从绍兴南来,在七先生祠随侍秋寿南。光绪五年十月十一日,单氏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闺瑾,乳名玉姑,依云霄地方习俗,方言称女孩为“嫤”,孩子讨人喜欢称为“乖”,秋瑾本名“闺瑾”,用方言白读“乖嫤”,恰与“闺瑾”同音;而云霄方言中对女孩叫“查瑾”,故取瑾字。
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在云霄两度任职,中间虽然调离云霄3年,但在云霄前后任职时间长达4年3个月,直至秋瑾7岁,秋嘉禾一家才从云霄离开。年幼的秋瑾经常在紫阳书院里随学子们读书习文、学诗写字,深受书院学习环境的启蒙和熏陶,度过一段宝贵的童年时光。
建筑布局
建筑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总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为单檐硬山顶燕尾脊式土木结构建筑,由前厅、天井、廊房和主堂组成。故居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木石结构,二进一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
文物保护
2009年11月16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1年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
修缮项目
2014年2月10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为“秋瑾故居”题匾。但由于之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保护,秋瑾故居这组闽南典型的古建筑群,在历经多次修缮及数十年来反复改易破坏后,屋舍木梁架已经朽蚀开裂,夯土墙也遭到局部损坏,部分石构件及碑刻遗失残损严重。
此次修缮秋瑾故居,主要是按照文物维修原则,对修复方案进行审核和完善,使其最大限度地贴近故居原貌,并经省文物部门审核通过后实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15:10
目录
概述
出生经历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