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问道图
巨然创作的绢本墨色画
《秋山问道图》是五代画家巨然创作的绢本墨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该图无款。
创作背景
巨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随着南唐灭亡,南唐翰林图画院的解体,巨然在这种情形下被迫到京师为僧。
人生无常,悲伤良多,现实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析学思想,成为人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巨然作为一名僧人、他的思想和审美也必定受其影响。他的生存状态、心理需求和精神信仰对艺术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是对他的身心发展、自我超越、生存与文化、自然和人生等复杂意识矛盾的探求。
巨然继承了董源山水画的“淡墨轻岚”,在意境上发扬了董源“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艺术风格,但却有所创新。巨然笔下的山石,土复石隐,朴实、庄重而郁秀,他不求奇巧和青绿设色,而重在充分展现水墨技法,以粗而短的墨线作皴,圆浑的感觉确切地再现了江南湿润的气象。巨然喜欢在山顶绘巩头(山顶石块),借助这些石块的层叠互抱之势来表现山脉的转折走向,后人认为巨然的这一用笔胜过董源的“峰顶不工”。巨然所画树木常常是连成一片但又彼此顾盼的,给人一种生动的跳跃感。对风和水,巨然也倾入了很大的功力,他借助蒲草、树木等随风摇曳的姿态来给人以水流风吹的清润之感。巨然肉透于骨的用笔手法超出了董源骨藏于肉的手法,使人感觉“平淡趣高”。不过总体来说,巨然与董源的绘画风格还是一致的。《秋山问道图》正是可以体现他这些创作特色的代表作。
艺术鉴赏
主题
《秋山问道图》是一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上,几出画外,梳状山峦,重重相拥,愈堆愈高,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山峰石少土多,给人一种温和厚重之感,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完全不同。画面中部山问谷地,密林之中若隐若现有茅屋数间,林麓间小径萦绕,曲径相通。透过敞开的柴扉隐约地似可辨出茅屋中两老者相对论道,明净山色的渲染衬托出高士风采。画面下段,坡岸逶迤,树木婀娜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秋高气爽之感顿现心中。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幽深、润朗的感觉,表现出宁静、安详、平和的静态美感。
因为画家是一个和尚,所以他深明禅理,并且把这种禅理也带进了他的画中。这幅画虽然是在画高山密林,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墨气清丽、神清气爽、宁寂安详,能给人以禅机,让人有超乎尘世之感,这当是他心境空明的写照。
画法
在画法上,画家用长短披麻皴绘成大小面积的坡石,使江南土质松浑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显得清透生动。画家用淡墨烘染山体,在山的湿凹处飞落苔点,使江南的山显得气势空灵,生机流荡,质感十足。焦墨点苔是自然山石中丛树、灌木和杂草之类的精辟概括,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自董、巨之后,点苔的艺术技法逐渐被广泛运用,形成山水画中“皴、擦、点、染”的技法程式。
此图树木丛林的处理极为巧妙,右下角水边的一组杂树,隐去了近山的山脚,高低荣枯的树梢与大山轮廓线上疏密错落的大墨点相呼应,并将竹篱茅舍周围的丛林和山顶平坡上的一排杂木给以气势上的连接,右下角水边的三棵杂树,和左下角的七棵树相呼应,由于比重、大小的差异,拉开了远近的距离。最前面倒卧在水边的那棵树,起着决定全局的重要作用,它支撑着全图的重心。没有它,主峰就显得头重脚轻而感到不稳;没有它,左右两丛近树就觉得呼应不起来,涧边碎石的布置也少了曲折变化,会显得单调;同时左右山脚间,贯穿小路直到竹篱茅屋的山口,也会感到太露和泄气。总之,这棵树在全图的经营位置中是个关键。至于山顶上、沟壑间排列的小树,其间倚侧曲直,疏密浓淡的变化,是根据山石的轮廓结构而作取舍安排的,所以能自然而生动地和山石融合在一起,右面中部山头的几排小密林,随着山势走向渐次推向主峰,小树的分布,聚散相宜,主次分明,随着山势呈现出“S”型的连贯性。小树的另一种作用,是把山石轮廓交界处所造成的刺眼的夹角破掉,在大山的长而平缓的轮廓边缘上安排好小树,可增加层次,并打破轮廓线的重复感和单调感。
作品评价
河北大学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郎绍君:“此画皴法为典型的披麻,可看作董源的真传。其用笔的特色是轻柔秀润,于平淡静谧中显示着一种出尘的高雅之趣。”
历史传承
《秋山问道图》曾经被宋代蔡京及明内府收藏,后又被清故宫所藏,最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藏画著录此图是“绢本,纵四尺八寸八分,横二尺四寸,水墨画,深山茅屋,一径通幽,无款、印。”
重要展览
2014年4月24日到2014年4月29日,《秋山问道图》复制品在南京美术馆“国宝再现——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活动展出。
作者简介
巨然,原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为僧,学画山水,师法董源。北宋开宝八年(975),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后主李煜被掳往汴京。南唐翰林图画院自然解体,不少画院画家被胁迫到汴京,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巨然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他画名鹊起,曾为度支蔡员外作《故事》、《山水》二轴,后又在宋朝的最高文化机构学士院北壁上绘制壁画,被当时的文人传为美谈。他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18:20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