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楼舞,广东省
郁南县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禾楼舞的雏形为东汉时期南江流域土著乌浒人的歌舞,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传说远古南江地区连年旱灾,遍野饥荒,神农氏派曾孙女禾花仙女前去解救。禾花仙女挤出自己的乳汁,救活枯菱的禾苗,使干瘪的稻谷饱满,饥民获得大丰收。为感念禾花仙女恩德,人们在每年丰收之夜跳起禾楼舞,并在连滩五显庙立禾花仙女神像祭祀。因社会变动和人口迁徙流动,经历从乌浒人到瑶族到汉族的相继传承,并融入道教文化元素,逐渐演变为庆丰收盼太平的传统民间舞蹈。
明清时期,禾楼舞发源地处于山高地远、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域,当地的民众以农耕为主,跳禾楼舞在少数人中传承着。
“文革”时期,一些民众冒着风险,将有关禾楼舞的资料悄悄藏起来,让禾楼舞得以延续。
改革开放后,禾楼舞迅速发展了起来。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禾楼舞表演人数一般为21人, 领舞巫师1人,舞队10男10女。表演时,场上设有竹、木、稻草搭建的四方状禾楼,燃起火堆。禾楼舞整套歌舞共十三节,分别为调香、请神、调扇、调铃、造禾楼、调旗、调花、梳妆、调遮(伞)、送神、上楼台、调雨、倒禾楼。舞者要向东南西北四方起舞,边摆身踏足,边唱禾楼调:“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
在锣鼓乐和唢呐声中,巫师左手举起牛头锡杖,右手摇动系有彩带的铜铃,引领高举竹筒火把的男舞队和手捧稻穗的女舞队,一边唱着禾楼歌一边以粗犷的摆身、摇手、踏足等动作,向东南西北四方起舞;过火门、拜天地;最后在火把、火门的映照下,女舞者双手高举稻穗,以示庆祝丰收,祈求上天赐福。摆腰、摇手、踏足等带有原始舞蹈特征。
服装特征
禾楼舞舞者均脸戴面具,头戴斗笠,一色黑衣、麻鞋。男着黑裤,腰束围巾,挂牛角号;女系黑裙,绣图饰物披肩,挂藤环;巫师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
音乐特征
典型的地方音乐调式体系
吹打乐的唢呐开第一孔作 sol(5),唢呐曲的音列,完全遵循唢呐的自然音列,依次为 sol、la、高 do、re、mi、sol,音域仅为一个八度。乐曲以 sol(5)为主音,为民族五声性徵调式,这与云浮南江流域普遍流行的山歌、小调、器乐等所呈现出的徵调性这一特征相一致。
音乐旋法及节奏与舞蹈的律动相结合
唢呐音乐的基本旋法较平稳,音程进行除偶有五度的跳进外,基本都维持在四度以内,且以大二度和小三度互动最多。从旋律整体运动型态来看,表现为窄幅曲线型态,运动幅度较小。一般来讲,这种由五声音阶构成的窄幅曲线型旋律常用来表现安静、沉思的情感,但在这里由于结合较为密集和富于流动的节奏,以及配以稍快的演奏速度,并加之以锣鼓的伴奏与点缀,音乐却显得明朗、激动。这与禾楼舞舞蹈动作简单直接、幅度较小,但却富有浓烈劳动生活气息的特征相契合。
较活跃的技巧装饰
技巧装饰的运用常能突出音乐的风格,禾楼舞吹打乐中,唢呐常常会运用打音、叠音、倚音的技巧,由此造成音乐上的二度下波音、二度上波音、二度前倚音、三度前倚音的效果,使得音乐显得更为活跃。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禾楼舞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它显示着古代百越之区(南江流域)独具的地方文化特色,被称为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在古代百越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日常民俗及岭南民间舞蹈史等方面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传承状况
禾楼舞的发展历史悠久、源长,以往禾楼舞会在每年的稻作农耕祭祀仪式的重大节日上进行表演,让其在祭祀仪式中传承着。而现如今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业化的冲击下,禾楼舞的推进已受限制或者是迫于生活需要,人们必须离开家乡寻找经济支柱,以致使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中断,传承人断层的危机等。还有人们的审美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年青一代对禾楼舞兴趣慢慢地淡漠,它参与传承的后备人员也较少,现在有的一些传承者也年龄较大了,让他们传授禾楼舞技艺也感觉很吃力,还有一些跳舞动作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了,甚至有些艺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上。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郁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禾楼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禾楼舞”项目保护单位郁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郁南县文化图书和博物馆。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2年5月,禾楼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奖”。
2002年10月,禾楼舞参加第二届广东省民间艺术表演赛获“银奖”。
2005年10月,禾楼舞代表云浮市参加首届泛珠三角(广东汕尾)民间艺术赛获“银奖”。
2017年,禾楼舞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重要活动
2008年9月,禾楼舞参加了“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
2011年,禾楼舞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广东周”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