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毛滴虫病
原虫病
禽毛滴虫病是家禽、火鸡、鸵鸟、和鹰等的一种原虫病,由禽毛滴虫寄生于禽的消化道上段所引起,分布广泛。
病理介绍
禽毛滴虫病是家禽、火鸡鸵鸟、鸽和鹰等的一种原虫病,由禽毛滴虫寄生于禽的消化道上段所引起,分布广泛。本病的特征是喉部有干酪样积聚,常常伴有体重下降。本病在家鸽引起通常所说的“溃疡”,而寄生于鸡、火鸡、鸵鸟和许多野生鸟类时则致病性不同。
病原
禽毛滴虫主要害生于上消化道,鸭毛滴虫主要寄生于下消化道。虫体外菜呈梨状,移动迅速,具有四根游离的前鞭毛,一要边缘鞭毛波动膜,位于虫体后方。并以纵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孢囊体、有性阶段或媒介。虫体大小为(5~9)微米(2~9)微米。
流行特点
禽毛滴虫寄生于鼻窦、口腔、喉、食道及嗉囊的黏膜表层,偶尔侵害结膜及前胃的黏膜表层。家禽有严重暴发的报道,而家鸽和野鸽的流行更严重。幼鸽通常因首次尝食成年鸽嗉囊中的鸽乳而被感染,并保持终生带虫。在形成足够保护力的免疫之前,受强毒虫株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50%。鸡和火鸡的毛滴虫病常常是由鸽传染的,污染的水源或饲料可能是鸡和火鸡感染的最重要的传染源。鹰吃入感染鸟后而发病。几乎所有的鸽子都是该虫的携带者。鸵鸟感染可能通过鸽子、患病带虫的其他鸟类污染的饮水、饲料传播的 。
主要症状
上消化道感染的病禽表现食欲废绝,精神萎顿,嗉囊塌瘪,颈部常伸拉作吞咽状,眼有水汪汪分泌物,闭口困难,口中流出浅绿色至淡黄色粘液,并散发出恶臭味。下消化道感染的病禽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羽毛松乱,步态不稳,呆立喜卧,拉淡黄色水样稀粪,体重下降,呈昏睡状,直至死亡。禽毛滴虫侵害口腔、鼻腔、咽、食道和嗉囊的粘膜表层。
剖检特征
在口腔中可见到浅绿色至浅黄色的黏液,并从口中流出。初期病变是口腔黏膜上出现小的、界限分明的干酪样病灶,在病灶周围可能有一窄的充血带,可融合成团。干酪样物质的堆积,使部分或全部堵塞食道。最后病变可穿透组织并扩展到头部和颈部的其他区域,食道和嗉囊为黄色,有圆形隆起,并带有一圆锥形的干酪样突起,常称作“黄色钮扣”。嗉囊上覆盖有淡黄色白喉样膜,并能扩展到腺胃。肌胃和肠道没有病变。内脏器官病变最常见的是肝脏,始于表面,后扩展到肝实质,呈现为硬的、白色至黄色的圆形或球形病灶。
口腔、鼻窦、咽、食道和嗉囊有凸起的白色结节或坏死性溃疡,并有干酪样分泌物。肝与肺亦常有硬的、白色至黄色的圆形或环形坏死灶。盲肠肿胀,粘膜溃疡,表面有干酪样渗出物,其他肠段也呈典型的炎症变化 。
实验室诊断 
显微镜检查口腔、食道、嗉囊分泌物涂片发现虫体,或刮取病变处黏液,制成涂片,染色镜检,见到典型虫体。
防治措施 
治疗
用灭滴灵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可防止死亡;按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二甲哨哒唑可控制本病。
预防
禽毛滴虫由成年鸽传递给雏鸽,其他禽类是通过口腔分泌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因此必须尽一切努力将病禽从大群中隔离出来,防止病禽口腔分泌物污染饮水和饲料。感染弱毒株的康复鸽似乎可以对以后较强毒力株攻击提供部分保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3 00:17
目录
概述
病理介绍
病原
流行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