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禹(拼音:yǔ),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虫名,后引申为疏行貌;行缓貌。
字源演变
象形字。像某种爬虫之形。“禹”字见于西周金文,作“图A”或“图1”,头、足、尾分明,象形的意味非常浓厚。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线条化,春秋时作“图3”,然战国楚系文字中还有较形象化的异体,作“图B”。小篆承袭春秋金文,只稍微规整一些。西汉时变形较为明显,作“图7”象形意味几乎完全消失。隶变后上部改为一撇,整个字就写作“图9”,是楷书“禹”的直接来源。本义是虫名。夏代开国之君名“禹”,又称“夏禹”或“大禹”,以治水闻名。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禹”当是洪水时期某部族的名称,因这一部族以“禹”为图腾,故后人将其部族首领称为禹”,后世有以禹为姓的,相传为大禹的后人。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虫也。从厹,象形。𥜼,古文禹。王矩切〖注〗𢁰,古文。
说文解字注
虫也。
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
从厹。
葢亦四足。
象形。
王矩切。五部。
古文禹。
见汉书。
广韵
王矩切,上麌匣 ‖ 禹声鱼部
禹,舒也。《字林》云:“虫名。”又姓,夏禹之後。王僧孺《百家谱》云:“兰陵萧道遊娶禹氏女。”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王矩切。音羽。夏王号。颜师古曰:禹、汤皆字。三王去唐之文,从高古之质,故夏商之王皆以名为号。
又姓。王憎孺《百家谱》:兰陵萧道游娶禹氏。
又諡法。《史记》裴注:受禅成功曰禹。书疏:渊源流通曰禹。
又《玉篇》:舒也。
又《说文》:虫也。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53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