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尼克松
美国2008年朗·霍华德执导的电影
《对话尼克松》是环球影业发行的剧情片。该片由皮特·摩根编剧,朗·霍华德执导,麦克·辛、弗兰克·兰格拉主演,于2008年12月5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在从白宫引咎辞职后,尼克松在公众和媒体面前一直保持着沉默,他没有对水门事件做过任何评价和表示过任何忏悔。这样过了三年时间,在1977年的夏天,这位有着卓越远见的总统终于答应坐到演播室里,开口诉说自己总统任期内所发生的一切:中美建交、阿波罗登月、越南停战——当然,还有断送他总统生涯的著名的水门事件。可是出乎尼克松意料的是,电视台方面选择了英国记者福斯特作为他的采访人。尼克松心存侥幸, 因为福斯特看起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似乎这回可以不费太多力气就蒙混过关。
而此时,福克斯的采访团队也深知尼克松的机智和狡猾,他们也在为福斯特能否圆满完成采访而捏一把汗。一方想要揭露真相、另一方想隐瞒事实;一方要诉诸公众,一方不想家丑外扬——两个人的团队都在为那即将到来的采访做着必不可少的准备。
当演播室的灯光开始依次点亮,那挂在摇臂上的摄影机开始运转,电视信号开始向全美转播:这次电视采访渐渐变成了一场猫鼠游戏,一个智力和口才的角斗场,一个良知和道德的审判台。采访的高潮出现在尼克松承认“我让美国人民失望”和“一旦总统窃听就意味着窃听不再是非法”的时候,这次访谈最终成为了美国新闻史上最经典的一次访谈。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资料来源、该片讲述的是一场两人面对面的访谈,故主要角色只有两个]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以上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话剧《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在2006年在伦敦Donmar Warehouse剧院上映后,获得了不少赞誉,而在登陆百老汇并拿下托尼奖之后,几个好莱坞的制片人希望摩根能把该剧搬上银幕,但编剧摩根认为剧本是按照舞台的标准来写的,没有办法改编成电影,所以没有马上就答应。但是导演朗·霍华德根本没有在意剧本的问题,最后在制片公司的坚持下,皮特·摩根逐渐在话剧之外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他把故事的重心放在访谈之外,着重刻画了在访谈前后对阵双方的心里变化,几乎重写了一个剧本。
制作发行
上映时间
播出信息
制作发行公司
[以上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的编剧皮特·摩根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以更适合的角度和克制的力度,将影片的重点着眼于尼克松个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以及当时外界的媒体、民众对他的失望、诘问。而演员弗兰克·兰格拉则将尼克松的孤独无助、精明、自卑、贪财、傲慢与绝望演绎的细致入微,一个眼神和表情,都可以传达出足够令人品味的言外之意。导演又在影片中延续了话剧前作里的风格和展现方式,无论是以对话作为主体形式、还是近景、特写镜头的运用,再加上片中几乎全是室内戏,给予了弗兰克·兰格一个完美的发挥空间,帮助他完成了表演。该片出色的故事情节和台词设计,让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观众看后仍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腾讯网评)
该片的注重点既不是追求历史真相,也不是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境,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体会这一历史事件下对话的双方。从影片本身来看,还是保留了摩根编剧以往的风格与导演霍华德的执导功力。拍摄政治电影需要制作者对时代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导演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点上霍华德导演做的很好,该片从头到尾紧密地围绕着大卫·福斯特对尼克松进行的那场为期四天的访谈,几乎没有任何的冗余。因为影片本身的访谈形式以及客观历史的存在,片中所有的台词内容都得照搬原文,极大地限制了编剧的发挥,但观众依然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故事的重心在不经意间被移放到了访谈之外,访谈前后对阵双方心里变化的加入与访谈本身相得益彰,从而全然起到了《女王》中行云流水的故事效果,一如《女王》故事的出彩,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沉闷或者是乏味之感。(新浪娱乐评)
反面评价
但该片也并非毫无缺点,不少观众觉得电影后半部分福斯特与尼克松对决的过程,稍显仓促和单薄,前者过于走入八卦小报记者的角色中,双方的互动只是在形式上激烈有余,像是一场搏击战。影片里的配角表现的也都差强人意,除了福斯特身边的助手表现得倒是干净利索,山姆·洛克威尔和马修·麦克费登没有令人失望,不过丽贝卡·豪尔在影片中完全是一个大花瓶,实在有些大材小用。而尼克松这方,除了凯文·贝肯这个黄金大配角表现出色外,其他幕僚居然没有赋予任何作用,帕特里夏·麦科马克更是连一句台词也没有。(腾讯网评)
参考资料
剧情.电影网.
演职员表.时光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01:40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