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脔
汉语词语
禁脔(jìn luán),禁是“禁止”。 脔是“肉”的意思。 禁止染指的肉,可以说是最美的肉,是皇家专享的。比喻某种珍美的、仅独自享有,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典故源自晋元帝时,《世说新语·排调》上的记载。
由来
晋元帝,初为安东将军,镇建康,立为帝,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初期,经济落后,物质贫乏。所食之物,量少质粗,达官贵人也难吃到肉,视猪肉为珍品。每得到一头猪,他们便割下猪项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
他们认为,猪项上的肉肥美异常,是珍膳中的极品,只有晋元帝才配品尝,群臣百官都不敢私自享用,被时人称为“禁脔”。
后世便以此比喻他人不得染指之物,或直接比喻珍美的馔肴。东晋孝武帝替自己的女儿求婿谢混。孝武帝死后,袁山松想让谢混作自己女婿,人戏说:“卿莫近禁脔。”宋代苏轼道:“尝项上之一脔,如嚼霜前之两螯。”
示例
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前后百卷文,枕籍皆禁脔。”
赵翼李郎曲》:“生平不吃懒残残,偏是人间禁脔难。”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现在厂里有数千名工人,许多最复杂的工作都由中国技师和工程师担任,过去这些工作是被日本人看作禁脔的。”
出处
据《晋书▪谢安传》附《谢混传》记载:
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豘,以为珍馐。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敢先尝,于时呼为“禁脔”。
元帝就是司马叡,在西晋时为琅琊王,西晋亡国后逃到江南,在众人辅佐下在建业,也就是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元”,是《谥号解》中说,就是“始建国都”的意思,也就是因为他“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是说这些人生活窘迫。“每得一豘”,“豘”与“豚”相同,亦即“小猪”。古人以羊肉为上等,但因为经济窘迫所以认为猪肉最好。“脔”是小块儿的肉,这些人认为猪脖子上的肉最珍贵,是给皇上吃的,大家都不敢尝。禁,就是“宫廷的”、“皇帝的”,我们21世纪所说“紫禁城”、“禁卫军”、“宫禁”,都是这个意思。
以上可见,“禁脔”是指“豘”的“项上一脔”,意思是皇帝吃的东西。
相关故事
孝武帝为女求婿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晋书 列传四十九》
初,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曰:“主婿但如刘真长、王子敬(王献之)便足。如王处仲、桓元子诚可,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珣对曰:“谢混虽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几,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
全唐诗 卷767_21 【晋·谢混】孙元晏
尚主当初偶未成,此时谁合更关情。
可怜谢混风华在,千古翻传禁脔名。
解释:
东晋的孝武帝张罗着给女儿晋陵公主找丈夫。他指派王珣主管选婿工作,而且提出标准说:“比着刘真长、王献之(这二人都是驸马)就可以了。不要比着王敦桓温(这二人也是驸马)。后面两人一旦得势,就要干预别人家(就是指皇家)的事情。
王珣选啊挑啊,最后觉得最好的驸马人选非谢混莫属了。他进宫报告选婿的结果:“谢混虽然不如刘真长,但是绝对不会比王献之差。”王珣是王献之的堂弟,他肯抬高外人,把谢混说得比堂哥还好,可见谢混是真好。
皇帝很高兴地说:“可以了”
可是,晋陵公主还未正式出嫁,晋孝武帝就死了。
有个叫袁山松的官,平时行为不羁,游山玩水的时候最爱唱挽歌。他很欣赏谢混,跟谢混也比较熟,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谢混。
媒人王珣可不干了,对袁山松说:“你别打‘禁脔’的主意。”
后来,三年的守丧期过后,晋陵公主嫁给了谢混。
参考资料
禁脔.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0 16:12
目录
概述
由来
示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