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莎士比亚借用希腊神话题材写了《
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剧作。P.高乃依、J.拉辛以及 J.W.von歌德等人的某些剧作,也取材于希腊神话。这些不同时代的剧作家,在借用这些题材时,也都予以加工、改造,寄寓了新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这类剧目也很多。明代朱有权在《太和正音谱》里曾把元人的杂剧分做“神仙道化”、“林泉丘壑”、“烟花粉黛”、“神头鬼面”等十二科,神话剧也就概括其间了。
欧洲古希腊神话剧,充满虚幻和文学的渲染,从不同生活角度,从不同主人公身上,反映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暴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人们的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摧残在借用神话题材时,也都赋予新的意义。
针对电视剧越来越严重的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的现象,广电总局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其荒诞离奇,缺乏积极的思想意义;在误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误导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指出将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此举让不少制片人和电视台都拍手称好。
神话剧一般被安排在寒暑假播出,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这些胡编乱改的情节会给青少年带去很大的误导性,让孩子从小就以为神仙成天纠缠在情情爱爱中,失去了神话剧原本的意义。”六小龄童曾拒绝多家剧组的邀请扮演情爱孙悟空,他说:“艺术家还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要是孩子问我,
孙悟空是不是生了一个孩子,我怎么讲?虽然开放了,但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度,如果没有度,就会对后代造成误导。”
“恶搞”加“误读”,神话剧是否会像当年的涉案剧那样被封杀?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过确实应该对一些不良神话剧进行整顿。”
制片人裘立新表示,神话剧应该以励志、从善为主题,不要搞恐怖悬疑,要做到老少咸宜,并对观众有一定教育意义,“古代人创作神话,目的也是劝人为善,而我们现在来改编神话,除了起到这样的作用,还有必要加入一些现代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