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主牌又称「魂帛」、「灵位牌」、「魂位」等,佛教则称为「莲座」或「莲位」,一般做为亡者合炉前的临时牌位,为亡者死後灵魂暂时的依附处所,同时也便於家属和亲友具体膜拜。
词语释义
shén zhǔ pái ㄕㄣˊ ㄓㄨˇ ㄆㄞˊ
神主牌
词语解释
写着死者名字的狭长的小木牌,祭祀供奉时作为魂灵依附的牌位。《朱子语类》卷九十:“ 直卿 问神主牌,先生夜来说 荀勗 礼未终,曰: 温公 所制牌阔四寸、厚五寸八分,错了。”
神主牌一般为平剑状,下方设有台座,多为纸制,正中间书写亡者称谓和姓名,两旁或背後书写农历出生和死亡日期。现今大多数神主牌,都是印制好的半成品,礼仪服务人员或宗教师只需在排位正面的栏位中填入往生者的称谓、姓名,并在背後或左右两边写上生、殁日期即可。
在撰写体例上,和魂幡的书写方式相同,通常按照台湾民间传统「两生合一老」的书写方式,以求择吉。姓名栏位的总字数应为7或12字,按照「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排列,最後一字应落在「老」字上;生、殁日期总字数应为6或11字,最後一字应落在「生」字上。
神主牌位从人过世後就一直设置於灵位或灵堂上,无论吊唁、祭拜、做七、做功德等,都以神主牌位为主,把它当作亡者的灵魂所在。一般会等到对年或三年合炉後才将神主牌位火化,然後将亡者的世别(如第几世)、称谓、姓名、生、殁日期等正式登录在历代祖先牌位内,至此,神主牌位功成身退,亡者才真正归列祖先祭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