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祁剧团,建于1952年5月,祁剧以发生发展于祁阳(含今祁东)一带而得名。
剧团简介
它兼有高、昆、弹三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是湖南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流行地区很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祁剧由原来私有制的科班、戏班等组织逐步发展为
集体所有制及全民所有制的剧团。
祁阳县祁剧团是现湖南省仅存的几个祁剧团之一。它成立于1952年5月。原祁剧“新”字科班由白地市来洪桥演出时,组成人民剧团。同年与在祁阳文明铺成立的群众剧团合并,组成祁阳县百新祁剧团。1957年4月更名为祁阳县祁剧团。1970年4月被解散。1974年5月重新恢复。 现剧团阵容庞大,共有演职员82人(含退休2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6人,曾创办8期青年演员培训班。先后创作、改编、《松坡将军》、《秦巨》、《野火祭》、《
富贵图》、《军姐》等10余个剧目;获省、市奖,并拍成电视。保留剧目80余个,其中《穆桂英挂帅》、《秦香莲》、《彩楼配》、《杨家将》、《薛家将》、《狸猫换太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军姐》、《儿孙梦》等剧目上演逾百场。近十年来,坚持下乡演出每年400场以上。遍及全县、涉及湘南及两广部分地区。连续五届被评为“全省好剧团”。2006年省文化厅、财政厅赠送一台
流动舞台车。
振兴祁剧
祁阳祁剧团虽属全民所有制艺术团体,但演职员的工资,县财政仍是差额拔发。设施、设备、艺术投资近年来基本上是零。由于受社会经济物质的引诱,不少人员辞职下海或调走别处,致使演员行当不齐,乐手青黄不接,更兼导演、舞美、编剧、作曲等专业人才长期空缺造成了新剧目生产的困难。加上老艺人逐渐病逝,传统艺术无法继承,高、昆腔剧目也已失传......剧团领导班子更是焦急万分,一致认为祁剧必须振兴,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振兴祁剧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
(一)明确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确定奋斗目标,每年完成新排大型优秀剧目3—6个,三年内创作、排演一台符合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祁剧。团委会率领全体演职员努力拼搏,苦练基本功,为振兴祁剧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二)生产新剧目,吸引新观众
文化局要恢复戏剧创作室,为剧团提供新剧本。剧团每年要排演4个以上新剧目。生产新剧目,既要保留祁剧的原汁原味,又要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风格。在吸取传统剧目精华,改革音乐、唱腔时,要注重地方性和普遍性的结合,这样才能适应广大现代观众的新需求。
(三)拓宽演出市场,加强宣传力度
农村是广阔的舞台。坚持下乡演出,就能占领最大的演出市场。在保持原有的演出市场时,要开发新的演出市场。
县委、县政府专门下文,指定所属乡镇及单位,每年接受一场具有教育性的新剧目的巡回演出任务,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本土戏曲的欣赏中,得到潜移默化。这样,既配合了党的中心宣传,又为演出市场辟开了一条康庄的活路,是扶植祁剧的最简单而又实用的好办法。
剧团本身也要与企业及其它部门持钩,实行戏企联姻,戏曲演出与产品促销结合,广开门路,活跃演出市场。
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祁剧艺术的推介及演出活动的宣传。
有条件的学校要把祁剧艺术知识作为乡土教材进课堂,课余也开展一些祁剧演唱活动,促使青少年一代热爱家乡的祁剧艺术。
日前,祁阳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文化、教育等部门牵头,组织部分祁剧表演艺术家,把祁剧的光辉历程、流派、艺术等特色和精典唱段、表演手法等有关内容编印成音乐乡土教材下发到县内中小学校。这是我县传承发展祁剧的又一重大举措。
祁剧发祥于祁阳,旧称祁阳戏、楚南戏、汉剧,是湖南地方四大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8年,祁剧已列为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县针对县内表演精英逐渐淡出、传统剧目出现失传、观众群体大幅减少等现状,及时启动了“祁剧抢救传承发展工程”。县里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建立祁剧发展基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抢救失传剧目和创作新的剧本,并先后组织国内外戏剧艺术界专家、学者和创作人员撰写出版了32万字的《中国祁剧》和近25万字的《祁剧研究文集》。县财政每年拨给县祁剧团31万元运转经费,用于装配流动舞台演出车和更新设备。在人才建设方面,鼓励祁剧团破例接收艺校毕业生15人,优化了祁剧演职队伍,积极引导祁剧团把演出阵地从县城转向农村,每年用
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400余场次,既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又实现了剧团的经济效益。
所获荣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祁阳县祁剧团获得“祁剧”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