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槠叶种是黄山地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祁门槠叶种新梢植株灌木型,分枝密度中等,叶形为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三月中旬越冬芽萌动,发芽整齐,芽头较密。一公顷产干茶1500千克以上,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尤抗低温,气温在9.3°C时,无明显冻害。
2024年10月29日,中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次在太空遨游14天的祁门槠叶种茶籽交付祁门县有关部门,即将开始“新生”。
祁门槠叶种(有性系) 又叫祁门种。祁门全县有资源十余万亩,主体类型比例高的有新安、历口、平里、闪里等区乡。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或水平着生,椭圆或长椭圆形。越冬芽3月16日萌动,需活动积温79.1摄氏度,3叶展期4月16日,需活动积温435.7摄氏度。百芽(1芽3叶)重48.8克,发芽整齐。抗低温性能强,气温-9.3摄氏度时,无明显冻害。成茶品质好。鲜叶化学成分:多酚类31.11%,儿茶素总量14.66%,氨基酸5.42%,水浸出物44.72%。适制红、绿茶。制工夫红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回味隽永,具有果香或似花香的独特香气,称祁门香,是制祁红的当家种。制绿茶,色绿润,香气高爽,味鲜醇。公顷产干茶一般在1500千克以上。栽培适应性广泛。全国各茶区都有栽培,格鲁吉亚、俄罗斯、印度、日本、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引种。
黄山地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主要分布在
祁门县新安,历口、闪里、塔坊、城区,有资源面积6670余公顷。植株灌木型,分枝密度中等,叶形为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具独特“祁门香”。1982年被定为安徽省地方良种,1984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推广地方良种。适制红,绿茶。制祁门红茶,品质最佳,具独特“祁门香”。
主要分布于祁门县新安,历口,闪里,塔坊,城区,有资源面积6670余公顷。国内有浙,粤,闽,桂,苏,赣,湘,鄂,贵,滇,陕,鲁等省引种,安徽省内有六安,安庆,滁州等地引种栽培,均能正常生长。
祁门槠叶种最早在1848年开始就被英国人福均引种到印度等国种植,解放后多次被作为良种引种到国外,如今在格鲁吉亚,俄罗斯,印度,日本,越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东非诸国均有种植。
植株灌木型,分枝密度中等,叶形为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三月中旬越冬芽萌动,发芽整齐,芽头较密。一公顷产干茶1500千克以上,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尤抗低温,气温在9.3°C时,无明显冻害。适制
红茶,
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