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术语
社会物流成本又称宏观物流成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而发生的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所耗费的成本开支总额。
构成内容
社会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事实上,一个国家物流成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已经对物流成本持续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收集系统,并将各年的资料加以比较,随时掌握国内物流成本变化情况以供企业和政府参考。
目前,各国物流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同的一个社会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
社会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基于这个概念性公式,可以认为,社会物流成本由三部分构成: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对社会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较为迟缓,直到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后,相对完善的社会物流成本统计计算体系才面世。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补充通知,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其内容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具体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部分内容。
(1)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国民经济各方面由于物品运输而支付的全部费用。它包括支付给物品承运方的运费(即承远方的货运收人);支付给装卸搬运保管代理等辅助服务提供方的费用(即辅助服务提供方的货运业务收入);支付给运输管理与投资部门的,由货主方承担的各种交通建设基金、过路费、过桥费、过闸费等运输附加费用。用公式表示为:
运输费用=运费+装卸搬运等辅助费+运输附加费
具体计算时,根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对应的业务核算办法分别计算。
(2)保管费用
保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生产环节、海关)向最终消费用户流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除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其内容包括:物流过程中因流动资金的占用而需承担的利息费用,仓储保管方面的费用;流通中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方面的费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用和物品损耗费用等。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保管费用=利息费用+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配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包装费用+其他保管费
(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报酬、办公费用、教育培训、劳动保险、车船使用等各种属于管理费用科目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管理费用=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平均管理费用率
其中,社会物流平均管理费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物品最初供给部门完成全部物品从供给地流向最终需求地的社会物流活动中,管理费用额占各部门物流总额比例的综合平均数。
影响因素
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物流相关政策、进行区域物流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等措施来推动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降低宏观物流成本。按现行统计口径,社会物流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构成。因此,影响以上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上两方面分别观察一下影响社会物流成本的因素。
1.微观层次
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如企业产品、物流环节、物流服务、物流运作方式、信息手段的使用等。
企业的产品是企业的物流对象。因此,企业的产品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首要因素。不同企业的产品,在产品的种类、属性、重量、体积、价值和物理、化学性质方面都可能不同,这些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如仓储、运输、物料搬运的成本问题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物流环节的多少,经历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着物流成本的大小,随着物流环节的增加,相应的运输、装卸搬运等的成本就会增加。
物流服务对企业物流成本也是有影响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服务越来越成为企业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更好的物流服务会增加收入,但同时也会提高物流成本。
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分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两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从最初的所有物流业务全部自营,逐渐发展为部分物流业务的外包直至全部外包。其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外包寻求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
企业对互联网、卫星等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物流成本也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很多方面,比如减少空车资源,我们现在专门有这种网站,减少迂回运输,减少货物库存,减少仓库,变物流为信息流。
当然,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物流管理中不断发现和完善,最终为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做出贡献。
2.宏观层次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程度等几个方面:
(1)国家政策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规对物流有重大影响,限定了物流的方式以及影响了物流的费用,如国家规定的各项附加费用;我国的西部开发政策吸引厂商就地建厂销售,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我国关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战略,它对使得物流形态改变、共同设施改变,由水渠代替道路,由运水代替运粮,由电线代替道路,由送电代替运煤,每一个大政策对我们社会物流成本的影响都很大。2009年3月,我国十大重点振兴产业,物流行业也是其中之一,可以预见它对我们未来的社会物流成本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物流成本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指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品交易更为频繁,交易空间不断扩大,对产品保管、包装及运输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切因素都促进了社会物流成本的提高。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水平还很有限,社会经济的二元特征决定了我国物流发展在总体上不可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其次,我国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并存,决定了物流发展阶段的多层次性,高效的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并存,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发达物流与以人力为基础的简单物流活动并存,这些都决定着社会物流成本。
(3)经济体制
国家的经济体制都会不同地促进和制约社会物流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渐进主义的改革路线,这就使得计划经济的某些特征和功能只能是逐步退出。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两种体制的不协调甚至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宏观体制环境很难产生协同效应。这在整体上对社会物流成本综合协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社会经济体制和观念的变化中,国有体制的加快改革大大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
(4)科学技术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物流技术也没有很好地运用,这里的科学技术可以泛指一切影响物流的技术,如通信技术、制造技术等,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企业中扮演一个支柱性的作用。例如,物流信息化系统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最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5)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情况和公共基础设施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情况对社会物流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是难以通过物流管理降低的,例如交通条件。交通发达使产品运输半径延长,交通越发达,运输成本越低,产品辐射的半径越长。交通改变区域间的产业分布和产品的市场分布,公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心辐射状的物流变成网状的物流,这会降低社会的物流成本。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也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物流成本。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6:33
目录
概述
构成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