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耳聋
病症名称
社会性耳聋是由于社会环境噪声(年龄、职业性噪声和疾病影响除外)而产生的听力损失。摇滚乐等强音乐使社会性耳聋问题趋于严重。
疾病病因
1.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2.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滥用药物。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
5.滴耳剂滥用。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跳水不当。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7.活动忽视。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8.没有护耳。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9.生活习惯。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疾病危害
1、耳鸣常影响正常的工作:因为听不清别人的讲话,而且自己忍受着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却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2、耳鸣常使听力下降: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3、影响正常的睡眠:耳鸣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响的厉害,使人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特别浅。因为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所以使人烦躁不安,辗转难眠。
4、影响情绪: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有的人宁愿听不见了也不要耳鸣,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5、影响家庭生活:因为耳鸣而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
6、耳鸣患者影响心情:不仅休息不好,心情烦闷,还出现头昏、听觉敏感度下降、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表现。
疾病诊断
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的环境中出现轻微的耳鸣,耳畔萦绕嘶嘶声、流水声等。此类耳鸣如果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噪声环境,一般可自行消失。
中度耳鸣:持续耳鸣,在十分噪杂的环境中仍感受到耳鸣,有时会影响情绪,心烦意乱。这时患者需要注意平时耳鸣的变化,长时间耳鸣,应及时到专业耳鼻喉医院诊治。
重度耳鸣:持续耳鸣,严重影响听力,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时常心烦意乱、易怒,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重度耳鸣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避免造成极重度耳鸣。
极重度耳鸣:长期持续的耳鸣,此类耳鸣常常出现眩晕,且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他们也经常难以听准,患者难以忍受耳鸣带来的极度痛苦。极重度耳鸣的耳聋的前兆,如若不及时治疗,为造成耳聋,给听力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
疾病预防
1、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2、控制噪声来源:这是预防噪音性耳鸣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降低噪声。
3、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鸣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
4、减少接触时间: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0 09:35
目录
概述
疾病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