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孤立亦称社会
隔绝,个体不能或很少与外界社会发生相互作用,处于一种与社会、他人相隔离的状态。
人在成长过程中,持续孤立状态可以造成其社会功能适应不全,并进而导致他未来岁月中的社会调节不良。自幼在狼群中长大的孩子,由于完全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条件,就不能具备社会人的起码特征,如言语和思维能力。哈洛(H.Harlow,1996)首次提出由于社会孤立而产生的“破坏效应”现象,指出:即使在动物界,完全的隔离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在出生的头6个月即被隔离的幼猴,其未来的行为将表现异常,如胆怯、反抗和脱离群体交往等。
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代表适合的社交技能,在这一问题上,研究者们极少能达成一致。同样,什么是不适合的行为,也没有完全的标准。影响到个体是否具备足够的社交技能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地位以及具体情境的特征,但人们对这些因素究竟如何作用于个体的社交技能还知之甚少。
这两种类型代表了不同的群体,但是几乎没有用过不同的评量方法对同一群体施测,在具体的亚类型区分上尚缺少一致性。同样,由于对于社会孤立相关的行为界定不能统一的事实,也使得相对低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否是代表个体是缺少社交技能本身,还是不具备展示社交技能的能力依然没有明确。在同伴接纳或拒绝方面,也是不能确定是因为个体缺少社交技能,还是因为某些消极行为导致同伴的反应,如攻击性行为。将社会鼓励行为分为两大类,导致了对评量效果与干预作用的模糊性,从而降低了这两大类的某些相似性。
那些说自己无人可以吐露心事的没有结婚的患者中,有50%在5年内去世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那些已婚患者、有一个密友的患者或者既已婚又有密友的患者中,只有17%在5年内死亡。社会孤立对我们研究的这些心脏病患者存活状况的深刻影响,无法用他们的心脏状况来解释。显然,缺乏社会联系会增加所有患者的死亡风险,而与其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因为有敌意的人与没有敌意的人相比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可能性更大,缺乏社会支持就成了导致有敌意的人患病的一个途径。社会孤立对健康的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种可能性是,缺乏社会联系的人不太可能有良好的健康习惯——想一想,马丁的妻子就没有提醒他别再吸烟。由于没有人提醒,孤立于社会的人可能就不会及时去看医生,甚至忘记服用医生开的药。
针对社会退缩型人的运用的干预方法越来越强调社会技能的训练。社会学习程序已成为主要教授社会孤立人的社交技能的方式之一(康格和基恩,1981;Hops,1983).其中包括一系列教学内容,从不同方面着手。主要的方向有塑造、模仿、指导和强化,以认知为导向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也被运用到这一领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