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教育是针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社会的
交互作用,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成为能够履行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它是在全体社会成员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在教育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赋予社会的非教育组织机构教育职能的过程。它使全体社会成员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而且是教育的提供者。从而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重角色的统一。
基本信息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忽视应用类文体。其实,要解决的并不只是作文训练,它同时考出了同学们社会实践技能的缺失。而“社会化教育”,恰恰是中国整体教育中的一块短板,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严重问题。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阅卷时传出一个消息:一道有关“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得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的语言
应用题,64.4万考生中竟有13万人得了零分。惊讶之余,教育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作出分析。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忽视应用类文体,缺乏训练的学生一见如此陌生的题型,就慌了神、没了主意;他们建议加强应用文教学。但以笔者之见,要解决的并不只是作文训练,因为上述考题,既是语言应用题,也是一道社会应用性很强的题目,也在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它考出了同学们社会实践技能的缺失。
概述
学校是一个教育社会,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社会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信念与知识能力为目标,通过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扮演未来的成人角色,为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作准备。基本要求是学会生存,这是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树立起大教育观念,发展社会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立法工作,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的融合,逐步建立开放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保证社会化教育的发展。
目标
社会化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变化,而是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这就是社会化的目标。它启示我们:
1、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必须走出狭隘的学校空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的习惯。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
2、学生的社会化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学生能参与更大范围的学习创新活动。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到课堂上,通过深讲、辩论、新闻聚焦……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社会化的结果,学生就能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每个教育者,应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充实学生的心灵。
内涵
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联系,形成立体化教育网络,在当今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学校不能再关门办学,只有努力构建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优化与社区的联系,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了我校在进行德育实验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对子 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交流家教经验的需要
许多家长发现,同样聪明、一起成长的孩子,上学以后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方面就出现了不小的差异。他们在羡慕别家学习“尖子”和升学成功者的同时,急切想要了解他们的教子经验,以便及早发现和改进自己家教的不当或不足。而家长学校则可以成为交流家教经验的理想场所。
学校教育管理的需要
家长们迫切需要了解学校教育的种种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从班主任课任老师的选择、考试内容范围、分数排名到学校课时安排、教师教学方法以至于作业批改的具体细节,家长无一不想过问了解。
教育方法
充分利用大众信息
信 息 的 传 播
利用现代大众信息传媒工具,在传播信息的时效和数量等方面,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信息媒体,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诱人的魅力,因此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高校学生接受国外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的途径中,凭借广播和报刊杂志的人占30.01%,居第一位。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有72.2%的人收听收看国外的广播和有关电视新闻。据调查,北京地区的中学生每天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参与的感觉器官越多,越容易引起注意和激活思维,获取信息的效率也就越高。
了解群众社会交际
在社会环境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与社会各方朋友的交往频繁,社会交际、广交朋友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精神需求。受自身职业特点、文化素养、经验阅历、家庭背景以及性格
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社会交际中都有自己的“熟人圈”。例如,工人社会交际的“熟人圈”不同于知识分子;性格内倾的人与外向的人社会交际方式迥然相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熟人圈”;“老三届”愿意在“老三届”的圈子里交朋会友,20岁左右的大学生则喜欢在他们那个圈子里结交朋友。这些状况,我们应当借助
观察调查等方式加以了解,并认真分析研究。
引导参与公益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我们应当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这些活动,既造福社会和人民,又可以从中受到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在具体操作这一方法时,应当注意两点:其一,要引导不要强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广大群众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和社会主义积极性自觉地流露与自愿地表现。对于本单位的群众,一定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切不可以组织命令或摊派任务等方式强迫其参与。
其二,要求实效不要只图形式。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其目的是为社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把好事做好,实事办成,一定要讲究实效,而不应只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为此,我们在引导群众参与这类活动时,一定要从他们实际经济状况和觉悟水平出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重在参与,意在受教育,千万不可超越群众实际承受能力而好大喜功。
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
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具体化、专业化,社会越来越像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
生态系统,而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这个系统中一个重要的
生物链,其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社会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人们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宏观和围观两个方面。
宏观职业技术教育
一. 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1.教育主体的社会化的外部原因。学习话社会的到来是职业教育对象社会化、大众化趋向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专业指出:由于教育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个人的各个方面”,因此未来的教育对象将变成教育的主体,而且“每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由此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一种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终身需要”。
终身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被国际教育界接受,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打破了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局面,而贯穿于人的一生连续不断的教育,将形成一个产业链。人们学习目的不再是为了取得文凭,而是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和把握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提高本身的教育功能而向社会全面开放,同时也将跨越原油的教育与社会的界定,而与社会发生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实现社会化。
2.教育主体的社会化的内部原因。从职业技术教育内部原因来讲,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学习的速效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办学的经济性等特点,成为人们就业的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将从单一的实用技能教育转移到全面提高在职人员的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上来,将根据
岗位规范的要求,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多规格、多形式的专业
定向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本职工作能力。多元性、开放性、广泛性要求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走向广阔的社会空间,让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大众教育。
二. 教育体系的社会化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一方面是指教育本身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全面开放的社会化网络;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各个方面都来参与这种社会化体系的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要得到规范而有效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一个专业配套、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社会化体系,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既有专业教育,也有综合素质教育。要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不同层次的教育能改更紧密地衔接和沟通,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日益多样化的
学习需要。
教育体系的社会化,要求整个社会更广泛地参与和支持。首先,学校与政府、企业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要建立更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新的领域、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企业间相互合作,职业间相互合作已成为一道新的经济风景线。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的联合、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联合、职业学校之间的联合、同行业之间的联合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效应互补,从而实现社会的总体效益,同时也拓展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途径。其次,教育体系社会化需要动员更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资源筹措体制。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经济效益大,
社会办学有着较大的内在动力,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允许并鼓励地方、社会、企业、民间、私立和国际合作办学,同时打破行业、区域限制,实行教育资源的共享,校际师资、设施互通有无,这有利于发挥社会资源和社会功能,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更快地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社会化
职业技术教育主体广泛社会参与,客观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活动更加多样、灵活、开放、有效。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门类之间和行业门类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将有许多人从一种行业领域转移向另一种行业领域,将需要大量的再教育和专门训练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结构,逐渐实现再教育形式、专业结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多元化,使职业技术教育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多样性,逐渐建立多学科、多渠道、多层次、多个鬼、多专业的办学体系,以更有效地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灵活性步进体职业技术教育没有特定的学术和学历层次,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除了正规的教学活动外,还可以采取座谈、参观、辩论、实践等大众化的形式。开放的教育必须带来开放的管理体制、柔性的课程体系、弹性的考核机制和多样化的评估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现代生产,同时也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基础。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体受教育对象大部分是在职人员,集中面授学习实践有一定限制,因而教育活动的社会化显得尤为重要。
广播教学、电视教学、录像教学、卫星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便、直观的教学形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将被大量采用,特别是计算机
网络教学突破了学习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步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而且不论在何地,做什么职业,只要是想学习就能使学习成为现实,学习活动得到了极大地延伸和扩展。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参与社会竞争,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不能局限于学校单纯的内部管理,而是应该依赖多元、立体的综合管理,这种管理在
依法治国的形势下的依据就是法制, 这是实现管理社会化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同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倘若无完善的法制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就难以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必须由原来的
计划调节转为
市场调节。市场运作规律和特征将逐步渗透到整个教育领域和过程,教育资源的市场调节只有通过
法律手段才能实现。同时,教学办学主体的复杂性和教育本身的规范性,也要求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其稳定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微观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微观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保证儿童和妇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均等;
二是
失业者和各种处境不利人群提供各种正规和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
三是对社会所有成员进行职业 指导和咨询;
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对解决
人口问题、贫穷问题、环境问题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人们可以获得消除贫穷、提高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环境意识,有助于获得自我谋职的能力和革新的能力,以便减少青少年失业现象。总之,同全民教育一样,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可以大大地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向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保障了教育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加速了人的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