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历史阶段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基本概念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论。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政治报告,第一次郑重提出和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据此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建设的基本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100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也正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决定了中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中共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现在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远指导方针是,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中共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需要分步骤、长时期的努力。
中共十三大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世纪末,中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应当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因为封建专制主义影响很深而具有特殊的迫切性,又因为受到历史的社会的条件限制,只能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4:4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