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拼音:sh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正因如此,“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显示、表示的意思。
文字溯源
“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关于“示”的含义,据考证,这是古代的“神主”,即供奉祖先、神灵的木牌或石头祭台,又称“灵石”。这石桌很平,上面放着祭品。下面的一竖表示支撑石桌的脚。古人很相信鬼神,每逢节日或重大事件,都要跪拜祖先和鬼神,供桌上摆放着各种祭品。由此可知,“示”的本义应是指供放祭品的“石桌”,也就是“灵石”。金文的“示”字与甲骨文略有不同。下面的一竖变成了像“小”字一样的支架,这似乎使石桌能摆放得更平稳些。也可能是表现祭祀时涂抹在神主上的血液。小篆以后,字形基本定型,没有太大变化。
由于“示”是神主,所以示部的字都与祭祀和鬼神有关。有的是关于神的类别,如“神”是天神,“祇”(qí)是地神,“社”是土神。有的是关于祭祀的类别,如“祝”是祷告,“祈”是求福,“祓”是除恶祭。有的是关于祖先的,如“宗”是祖庙。有的是关于祸福的事情,如福、禄、祥、祯、祜、祉都是福,“祸”是害,“祟”是神祸。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祭祀的事已成过去(当然并未绝迹),上述诸字有许多不再使用,有些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如“祝”已发展为一般的祝愿,“作祟”也不再限于神祸,而是泛指捣鬼了。
“示”本义是神主,但在实际使用中,从古至今,“示”的基本意义是“显现,表示”。如《宣和遗事》后集:“梁(师成)外示恭谨,中存险诈。”又如示弱是表示出软弱,示威是显示威力,示意是表示意思,暗示意图。又引申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如示众就是给众人看。又如示范、展示、出示的“示”都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意思。“示”又用作名词,如告示、出示安民。
上述“显现”等义是从何而来的,过去许多人认为《
说文解字》所说的“天垂象,见吉凶”是“示”的本义,那么说“显现”是由此引申出的意义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只是根据小篆释字,不足为据。那么“显现”义的产生就应当另有来源了。
王力先生认为,“示”与“视”是同源字。“‘视’是看,‘示’是使看,二字同源。”示、视上古音同属脂部,叠韵旁纽,中古“示”为船母去声至韵,“视”为禅母上声旨韵,读音接近。裘锡圭先生指出:“视察的“视”引申而为显示、指示的“示”(使人视就是示)。这一引申义本来就用‘视’字表示(《诗经·小雅·鹿鸣》:‘视民不恌(tiāo)’,郑笺:‘视,古示字也。’)秦简、马王堆帛书都以‘视’来表示“示”了。后来为了跟本义相区别,假借充当‘视’字声旁的、本来当神主讲的‘示’字来表示这一意义。”就是说,“显示”之“示”是“视”字引申义的假借字。但是,“显示”义既已成为“示”的常用义,就没有必要再去恢复本字“视”,因为文字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汉字的大系统中,“视”与“示”已经找好了各自的位置,很好地承担起了各自的任务。
也有学者认为,示字的具体象形是神主,具体含义是把神意显示给人,所以在古汉语中“示”被看作为“视”的使动,可见“示人”(使人看)一词就是由神意示人直接引申而来。还有人认为,由于“示”作为摆放祭品的石桌,它常将祭品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供鬼神享用,因此“示”便引申出“给人看”的意思。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上】【示部】神至切(shì)
天垂象①,见②吉凶,所以示③人也。从二④。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
𥘅,古文示。
〖注释〗①象:指天象,即下文的“天文”。②见(xiàn):上古无现字,凡出现义都写作“见”。③示:显示,给人看。④二:古文上字。
说文解字注
“天𠂹象,见吉凶”注:见《周易·系辞》。
“所㠯示人也。从𠄞”注:古文上。
“三垂”注:谓川。
“日月星也。观乎天文㠯察时变”注:见《周易·贲彖传》。
“示神事也”注:言天县象箸明以示人,圣人因以神道设敎。
“凡示之属皆从示”注: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中庸》《小雅》以示为寘。
“𥘅,古文示”注:所谓古文诸上字皆从一也。
广韵
巨支切,平支群 ‖示声支部(qí)
祇,地祇,神也。巨支切。二十五。
示,上同。见《周礼》。本又时至切。
神至切,去至船 ‖示声脂1部(shì)
示,垂示。神至切。五。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部】
古文:𥘅
《
广韵》巨支切。《
集韵》翘移切。《正韵》渠宜切,并音岐。同祇。《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释文》示或作祇。
又姓。《史记·晋世家》:示眯明。《左传》:作提弥明。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越嶲郡有苏示县。
又《唐韵》《集韵》《韵会》竝神至切,音侍。垂示也。《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庙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易·系辞》: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𥳑矣。《礼·檀弓》: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书·武成》:示天下弗服。
又与视通。《诗·小雅》:视民不恌。笺: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礼·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疏:示视古字通。《前汉·高帝纪》:视项羽无东意。师古注:汉书多以视为示。
又姓。明宣德中贤良示容。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第四笔楷体是点。
【写法】“二”居上居中,长横在横中线上侧。“小”,竖钩在竖中线,底部低右点高。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