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滩
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岸
礁滩(Reef beach),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或现代由于海相沉积作用,在海水或波浪的搬运下,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岸。
定义
礁滩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或现代由于海相沉积作用,在海水或波浪的搬运下,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岸,通常有生物碎屑和沙砾充填,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指示标志。
类型与特征
礁滩储集层可分为生物礁和颗粒滩两大类:前者与生物格架有关,多形成镶边台缘,可细分为台缘生物礁和台内生物礁储集层;后者与生物格架无关,在缓坡型碳酸盐台地多受海平面升降控制,由滩体迁移形成广布的颗粒滩,在陡坡环境有台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之分。礁滩体储集空间主要形成于同生期和埋藏期两个阶段,同生期孔隙受原岩骨架和与层序界面有关的溶蚀作用控制,而埋藏期孔隙发育和分布则与同生期孔隙发育和分布密切相关,具有继承性。
礁滩储集层具强烈非均质性,有效储集层分布比较复杂,对礁体而言,向上变浅旋回顶部的台缘礁和与礁共生的生物滩是孔隙发育主体,独立滩体向上变浅旋回顶部发育的颗粒滩也是孔隙发育主体,且与致密层间互分布。总体而言,颗粒滩储集层规模大于且物性好于生物礁储集层
研究意义
生物礁、颗粒滩或礁滩复合体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了解其演化过程和时空分布规律,对预测礁滩型储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的实例解剖,分析了稳定和活动构造背景下台缘礁滩与台内滩在发育位置、规模、形态以及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结论认为:在稳定构造背景下,台缘礁滩体生长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具有生命周期长、多期稳定发育,纵向厚度大、横向迁移明显的特点;而在构造活动期,板块内部隆坳格局的改变造成台缘带多次迁移,虽然台缘礁滩也是多期发育,但是继承性差且规模较小;此外,板内断裂活动通常会导致沿断层走向方向形成新的台地边缘建造,这类台缘礁滩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通常生命周期较短,以加积生长为主,厚度可以较大,但横向迁移特征不明显。而颗粒滩的形成,在构造稳定期主要与局部原始古地形高有关,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相变快、数量多、分布面积广的特点;但在构造活动背景下,受区域构造古隆起的控制,在斜坡部位形成环状分布的高能滩,单层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24
目录
概述
定义
类型与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