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H3PO4)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固体晶体,熔点为42 °C。当温度超过熔点时,它会变为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磷酸常以85%的水溶液形式存在,这种溶液为无色、无味、非挥发性的黏稠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磷酸能够逐步释放三个质子,分别形成 H2PO4-、HPO42- 和 PO43- 三种不同的质子化形式。这种特性使其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显著的多样性。
研究简史
1682年,波义耳在其论文《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提到,磷燃烧后生成的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酸性溶液,这一白烟即为
磷酸酐(五氧化二磷),而溶液则为磷酸。尽管如此,波义耳并未进一步研究磷酸。最早研究磷酸的化学家是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1772年,拉瓦锡通过将磷在汞密封的钟罩中燃烧,发现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能溶于水形成磷酸。拉瓦锡还证明了磷酸可以通过浓硝酸与磷反应制得。
1840年,
李比希在《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作用》一书中指出,磷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李比希还进一步探讨了磷酸及其盐类作为肥料的应用,推动了磷酸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化阶段,从此磷酸在农业、化学工业等领域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理化性质
正磷酸是由一个单一的磷氧四面体构成的磷酸。在磷酸分子中P原子是sp3杂化的,3个杂化轨道与氧原子间形成3个
σ键,另一个P-O键是由一个从磷到氧的σ配键和两个由氧到磷的d-p配键组成的。σ配键是磷原子上的一对
孤对电子向氧原子的空轨道配位而形成。d←p配键是氧原子的py、pz轨道上的两对孤对电子和磷原子的dxz、dyz空轨道重叠而成。由于磷原子3d能级比氧原子的2p
能级能量高很多,组成的分子轨道不是很有效的,所以P-O键从数目上来看是三重键,但从
键能和
键长来看是介于
单键和
双键之间。纯H3PO4和它的晶体水合物中都有
氢键存在,这可能是磷酸浓溶液黏稠的原因。
物理性质
常温下(25 ℃),H3PO4溶液浓度为45%~47%时
比电导最大。
磷酸与水可以无限比例混溶,但同时与水发生脱水-水合的平衡反应。当含水量低于5%时,逐渐开始脱水生成焦磷酸。
磷酸结晶点与含水量有关。无水磷酸结晶点为42 ℃,62.5%磷酸/37.5%水的混合体系达到低共熔点,结晶点为-85 ℃。
市售磷酸通常质量分数85%,其结晶点(冰点)为21 ℃,当低于此温度时会析出半水物结(冰)晶。当然,通常磷酸在10 ℃以上甚至更低温度下也不结(冰)晶,这是由于磷酸具有过冷的特性,也就是实际上市售的磷酸在低于21 ℃时会偏离其结(冰)晶点,不会立即结(冰)晶的现象存在。但这样的低温只要维持一段时间,在静止的状态下,磷酸很容易产生结(冰)晶。
磷酸结晶就像其他液体结晶一样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其化学性质不会因结晶而改变,也即磷酸的性质是不会因结晶而受影响的,只要给予温度熔化或加热水稀释溶化,仍可以正常使用。
市售磷酸是含水的混合物,其沸点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则沸点越高。质量分数85%的磷酸沸点为158 ℃。无水磷酸沸点为261 ℃,此时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沸点更高的
焦磷酸。
化学性质
磷酸是三元弱酸(一说是
中强酸),分三步
电离,意味着它可以分三步逐步释放三个质子(H+),对应形成三种阴离子(H2PO4-、HPO42- 和 PO43-)。每一步解离对应一个酸解离常数(Ka)和相应的 pKa 值:
pKa1:2.12
pKa2:7.20
pKa3:12.36
(1)浓磷酸可以和氯化钠共热生成
氯化氢气体(与
碘化钾、
溴化钠等也有类似反应),属于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
(2)
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Fe3+与PO43-可以生成无色的可溶性的配合物[Fe(PO4)2]3-和[Fe(HPO4)2]-,利用这一性质,分析化学上常用PO43-
掩蔽Fe3+离子,浓磷酸能溶解
钨、
锆、
硅、
硅化铁等,并与他们形成
配合物。
(3)磷酸受强热时脱水,依次生成
多聚磷酸,
焦磷酸、
三磷酸和多聚
偏磷酸。三磷酸是链状结构,多聚的偏磷酸是环状结构。
(4)浓热的磷酸能腐蚀
二氧化硅,生成
杂多酸。浓热磷酸还能分解绝大部分矿物,如
铬铁矿、
金红石、
钛铁矿等。
磷酸盐有三类:
正盐(含),酸式盐磷酸一氢盐(含)和磷酸二氢盐(含)。
三类盐之间的关系为:
(1)溶解性
正盐和一氢盐:除钾、钠、
铵等少数盐外,其余都难溶于水,但能溶于强酸。
二氢盐:都易溶于水。
(2)相互转化
向磷酸中滴加碱液,随着碱液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酸盐。
向磷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随着酸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磷酸。
①、 、与不能共存。
②、与不能共存。
③与不能共存(化合生成)。
④与可共存,和可共存。
(4)检验
磷酸盐与过量钼酸铵在浓硝酸溶液中反应有淡黄色
磷钼酸铵晶体析出,这是鉴定磷酸根离子的特征反应:
制备方法
磷酸在工业上通过两种途径之一生产,即湿法工艺和干法。
湿法
在湿法工艺中,含磷酸盐的矿物如羟基磷灰石钙和氟磷灰石用硫酸处理。
硫酸钙(石膏,CaSO4)是一种副产品,以磷石膏的形式除去。氟化氢(HF)气体流入湿(水)洗涤器中,产生氢氟酸。在这两种情况下,磷酸溶液通常含有 23-33% P2O5(32-46% H3PO4)。它可以浓缩以生产商业级或商业级磷酸,其含量约为 54-62%(75-85% H3PO4)。进一步除去水分会产生P2O5浓度高于70% 的过磷酸(相当于接近 100% H3PO4)。通过去除砷和其他潜在有毒杂质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纯化来自这两种工艺的磷酸。
干法
为了生产食品级磷酸,首先在电弧炉中用焦炭还原磷矿石,以产生元素磷。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热过程或电炉过程。还添加了二氧化硅,导致产生硅酸钙渣。将单质磷从炉中蒸出,用空气燃烧生成高纯度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制磷酸。热法产生磷酸,其浓度非常高,P2O5(约85%),杂质含量低。
然而,该工艺比湿法工艺更昂贵、更耗能,湿法工艺产生的磷酸P2O5浓度较低(约26-52%),杂质含量较高。湿法工艺是生产用于肥料的磷酸的最常见方法。
净化
1、磷矿石或热过程产生的磷酸通常需要纯化。一种常见的纯化方法是液-液萃取,它涉及使用有机溶剂(如磷酸三丁酯(TBP)、甲基异丁基酮(MIBK) 或正辛醇)从水和其他杂质中分离磷酸。纳滤涉及使用预改性的纳滤膜,该膜通过聚乙烯亚胺的高分子量聚阳离子聚合物的沉积而功能化。纳滤已被证明可以显著降低各种杂质的浓度,包括镉、铝、铁和稀土元素。实验室和工业中试规模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生产食品级磷酸。
2、分馏结晶可以达到通常用于半导体应用的最高纯度。通常使用静态结晶器。静态结晶器使用垂直板,这些板悬浮在熔融进料中,并由传热介质交替冷却和加热。该过程首先将传热介质缓慢冷却到停滞熔体的冰点以下,这种冷却会导致板上生长一层晶体,杂质从生长的晶体中剔除出来,并集中在剩余的熔体中。在所需馏分结晶后,将剩余的熔体从结晶器中排出,更纯净的结晶层仍然粘附在板上。在随后的步骤中,再次加热板以液化晶体,并将纯化的磷酸排入产品容器中。结晶器再次充满进料,开始下一个冷却循环。
应用领域
农业:磷酸是生产重要
磷肥(如
过磷酸钙、
磷酸二氢钾等)的关键原料。具体来说,过磷酸钙的生产过程中,磷酸与石灰反应,产生磷酸钙,这些化合物是农业中常用的磷肥。此外,磷酸二氢钾是另一种常见的磷肥,生产过程中磷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钾,广泛用于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磷酸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限于肥料,它也是生产饲料营养剂(如磷酸二氢钙)的重要原料,增强动物的骨骼生长和繁殖能力。
工业: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作用如下:
1、金属处理:处理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生成难溶的磷酸盐薄膜,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2、化学抛光:和
硝酸混合作为化学抛光剂,用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3、化工原料:磷酸作为化工原料,在生产洗涤用品、杀虫剂(如
磷酸酯)和
含磷阻燃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磷酸是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中作为
酸味剂、
酵母营养剂,可乐中就含有磷酸。磷酸盐也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营养增强剂。食品级磷酸用于酸化各种可乐和果酱等食品和饮料,提供浓郁或酸味。磷酸也用作防腐剂。含有磷酸的软饮料,包括可口可乐,有时被称为磷酸盐苏打水或磷酸盐。软饮料中的磷酸有可能导致牙齿腐蚀。磷酸也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尤其是那些以前患有肾结石的人。
医学:磷酸在制药行业中有重要应用。它被用于制备含磷药物,如
甘油磷酸钠等,广泛用于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并作为多种药物的基础成分,具有改善新陈代谢和支持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计算化学数据
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1
2、氢键供体数量:3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77.8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9.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分子结构数据
数据:
1、摩尔折射率:13.52
2、摩尔体积(cm3/mol):45.2
3、等张比容(90.2K):154.4
4、表面张力(dyne/cm):136.3
5、极化率(10-24cm3):5.36
安全信息
毒理资料
检测方法
GB 3149—92方法
混合指示剂 取0.1%
百里酚蓝溶液3份和0.1%
酚酞溶液2份,混合均匀。
1、重量法
亦称仲裁法,取试样5 g(称准至0.0002 g)放于100 mL烧杯中,加10 mL盐酸,盖上
表面皿,煮沸10 min,冷却后转入500 mL容量瓶中,加10 mL盐酸,用水定容后,摇匀。取该溶液50 mL放于500 mL容量瓶中,再用水定容后,摇匀,是为试样液。取试样液20 mL放于400 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100 mL,加喹钼柠酮试液(TS-202)50 mL,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杯内温度达75 ℃±5 ℃,保持半分钟或在水浴中保温至溶液分层(不能用明火加热,不论在加试剂或加热时都不能搅拌混匀,以免形成块状物),冷却过程中转动3~4次。用预先在175~185 ℃(或240~260 ℃)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过滤,先将上层清液过滤,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4次,每次约用水20 mL,洗液通过坩埚过滤,然后将沉淀转到玻璃坩埚中,继续用水洗涤5~6次,置坩埚于175~185 ℃:烘箱中烘45 min(或240~260 ℃烘箱中烘15 min),玻璃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同测定手续,进行空白试验。
磷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H3PO4(%)=0.04428×(G2-G1)/G×50/500×20/500×100式中G一所取试样量,g
G2——测定样品时所得的沉淀量,g;
G1——空白测得的沉淀重量,g;
0.04428——每克磷钼酸喹啉相当于磷酸的质量,g。
2、容量法
按上述重量法测定手续进行至“冷却过程中转动3~4次”,以下操作按下述测定手续进行。用铺有滤纸、脱脂棉或纸浆的过滤器过滤,先将上层清液过滤,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4次,每次约用水25~30 mL,然后将沉淀转到过滤器上,继续用水洗涤至无酸性(取约20 mL洗出液,加一滴混合指示剂和1滴0. 25 mol/L的
氢氧化钠液,所呈颜色与处理同体积水所呈的颜色相近为止)。将沉淀转入原烧杯中,加不含
二氧化碳的水100 mL,搅匀沉淀,约加0.5 ml/L
氢氧化钠标准液10 mL,充分搅拌至沉淀溶解,加5滴混合指示剂,用0.25 mol/L盐酸标准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微黄色时为终点。
用同样测定手续,进行空白试验。
磷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H3PO4(%)=c(V1-V2)×0.003769/G×50/500×20/500×100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在空白试验中,1mL盐酸标准溶液相当的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0.003769——毫摩尔磷酸的质量,g;
G一所取试样量,g。
本方法平行测定时允许误差在0~2%以内。
FAO/WHO滴定法 取试样1.00 g放入一具玻塞烧瓶中,加水约100 mL,再加
百里酚酞试液(TS-248)0.5 mL,用1 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每mL相当于H3PO4 0.049 g。
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