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32
核素
磷-32,核素符号32P,半衰期为14.263d,来源于宇生放射性核素和核反应堆的活化产物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磷-32
英文名称:Phosphorus-32
核素符号:32P
原子序数:15
原子质量数:31.974
毒性分组:中毒组
半衰期:14.263d
主要来源
(1)宇生放射性核素,是宇宙射线引起氩的散裂反应生成,其生产速率为8.1×10−4atom/cm2·s,在空气中的浓度为3.3×10−4Bq/m3。
(2)核反应堆的活化产物。
监测方法
尿中32P的测定:尿样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混合,加热回流进行氧化,彻底破坏有机物,然后加入草酸,还原过剩的高锰酸钾。溶液用氨水调节到接近中性后,加入钼酸铵试剂使生成磷钼酸铵沉淀,将此沉淀溶解于氢氧化铵中,再加镁试剂使磷形成磷镁酸铵沉淀,最后将沉淀用低本底β计数器计数。对于只含有32P的样品,可以不经化学分离纯化,直接制样测量。将样品预处理进行适当改变后,该法原则上也能用于其他样品中32P的测定。
用途
(1)示踪技术应用。由于32P的半衰期短,β辐射又易于测量,因此常用于环境科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指示剂。常用作放射性核素的吸收示踪试验;标记有机化合物或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在冶金工业上已广泛用于从采选到金属加工的许多生产环节、同时还可用于检查和研究机器磨损。
(2)农业应用。用于辐射育种和刺激增产、农药与昆虫学、土壤肥料、植物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3)医学应用。常用于治疗血液病和肿瘤,也可用于敷贴治疗皮肤病和眼科疾病。
环境中的迁移
32P是外层空间宇宙射线与平流层大气作用的核反应产物,在平流层中有少量存在,其扩散范围遍及全球。在生物圈中,磷属于一种比较稀少的元素,容易以可溶性的形态(如磷酸盐)被生物体吸收,并在生物体内起着很重要的生化与生理作用。由于环境介质中磷的浓度很低,生物体能够把它浓集到显著高于周围介质的浓度水平。据报道,淡水水域中的生物体对32P均有较大的蓄积能力,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平均浓集系数分别为24 000和8 000。在海水体系中,海生生物对32P的蓄积能力因物种而异,浓集系数的变动范围在10~1000。哺乳动物摄入32P后,约有75%被组织吸收。在被吸收的总磷量中,几乎有90%以上沉积于骨骼组织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12:30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主要来源
监测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