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和韩佐乡境内,是新石器时代、汉、晋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1955年,发现磨咀子墓区;1955年、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三次发掘。
1983年,因建砖厂,陆续发现五坝山墓群各代墓葬。
1984年~1987年,先后进行过两次抢救性五坝山墓群发掘,发现马家窑文化墓葬3座,两汉墓葬120座,晋墓5座,西夏墓葬4座。
2001年,2003年至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等再次进行了磨咀子墓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和韩佐乡,为新石器时代、汉代、魏晋、西夏墓葬。
磨咀子墓区
磨咀子墓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磨咀子村南500米处,面积约70万平方米,墓葬密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建筑址、窑穴和大批汉墓。
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照墙、墓门、甬道和墓室五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多为长方形,个别也有圆角长方形,墓道长度在10~13米、宽为0.8~1.1米之间,坡度大多为20~30°,近墓门约1米左右坡度变缓,基本和地平面平行。仅M3以白灰涂抹四壁,且有壁画,其余墓穴未见有修饰。多为一男一女双人合葬墓,仅M9一座墓葬为两女一男的三人合葬墓,每座墓的主人下葬时间有先后。均为仰身直肢葬。葬具均为木棺,棺板之间由蝴蝶榫卯连接。竖穴土坑墓,主要为马厂类型墓葬,也有少量汉以后的墓葬。大多数墓坑长、宽仅能容纳一人仰身直肢葬。人骨架大部分有扰动或迁葬的迹象。多无随葬品,仅少量墓葬有一两件陶器随葬,随葬品一般放置在墓主人的头骨两侧。瓮棺葬,葬具为泥质红陶或夹细砂红陶瓮,也有部分为彩陶瓮。埋葬方法为先挖一圆形坑,将罐口朝下或朝上,口朝下的罐先将底部削下,再将底覆其上;口朝上的未发现覆盖物。灰坑均为马厂时期遗迹,多为不规则椭圆形袋状,也有少量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灰坑。有少量包含物,主要为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兽骨等。共发现8座窑址,因现代取土使地表遭到严重破坏。这8座窑址开口距地表浅,故遭到严重破坏,仅残存窑底局部。
M25,长条台阶形墓道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方向166°。长6.45米、坡长6.7米、上口宽0.8米、底部宽0.9米。墓道口距地表1.6米、底距地表2.78米,墓道中填土疏松,内含小石块及陶片等,近墓门处有较大的石头5块,散置于填土中。墓门(甬道)以大石块堆砌,甬道内亦填充石块。墓门高1.17米、底宽0.75米;甬道长0.66米、高1.1~1.17米。顶为人字坡形。墓室呈长方形。长3.04米、宽1.0米7、高1.3米,墓室底距地表深2.8米。顶为人字坡形,略有土块塌落。室内一棺,为柏木素棺,样榫卯结构,置于墓室后部偏东侧。长2.02米、宽0.54米、高0.73米。棺内一人,仰身直肢,面朝上,头向墓门。以麻布裹尸,并用布带将身体上下交叉相系以覆面蒙脸,外卷草席。墓主为女性,保存较好。年代属东汉中期。
五坝山墓群
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镇,墓葬分布在一片土山形成的丘陵台地上,墓区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墓葬密布。墓葬大多为土洞墓,少数为砖室墓,出土大量遗物。从发掘情况,五坝山既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又是一处两汉、魏晋、西夏时期的墓葬群。
文物遗存
综述
五坝山墓群出土马家窑文化彩陶,金花1件,木牍1件。3号西汉墓壁画是考古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山水画壁画。磨咀子墓区出土了大量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马厂类型的彩陶。两汉墓葬中出土了以《武威汉简》《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为代表的一大批两汉简牍文献和木质文物。
研究价值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是一处汇集多个时代、多种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大型古文化遗存地,对中国考古学、汉晋史、西夏史和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该墓群出土的大批汉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为研究汉代经学、版本学、校勘学、古文字学、简册制度、礼俗及养老、尊老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发现的《仪礼简》《王杖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和韩佐乡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磨咀子墓区),路程约18.9千米,用时约29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21: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