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镇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下辖镇
碛口镇,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地处临县西南部,黄河东岸,东邻林家坪镇,南接柳林县孟门镇王家沟乡,西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隔河相望,北与丛罗峪镇刘家会镇接壤,距临县城约50千米,区域总面积108.7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初年,临县为五区36所,碛口一带属于香炉所。
1949年,分属临县十一区白家山、碛口、寨子坪、墕头、冯家会5个乡。
1958年,为碛口公社。
1984年,由碛口公社改为碛口镇。
2001年,索达干乡并入碛口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碛口镇下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
2001年,增设索达干、下白家墕、暖水上、张家港、马家岭、张家圪垛、中兴社、人杰墕、枣岭子、中马家山、上前山、上后山、南前墕、团峁、下马家庄、下高家山、黑水沟、上咀头、下咀头、马家洼、高家塔、马家塔、西马家圪垛23个行政村。
2002年,村组撤并时,撤销西山、黄家峪、重采塔、刘家岭、张家山、木瓜墕、暖水上、张家圪垛、枣岭子、上前山、上后山、团峁、下咀头13个行政村,碛口镇下辖40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下辖西头、高家坪、高家山、樊家沟、尧昌里、香草港、冯家会、侯台、西湾、寨则坪、寨上、张家港、冯家塔、马杓峁、马家岭、垣上、白家墕、向阳、白家山、下塔、前后山、马家山、墕头、前墕、霍家沟、陈家山、陈家圪垛、马家塔、高家塔、陈家垣、李家山、马家庄、马家洼、寨则山、马家圪垛、索达干、上咀头、中兴社、人杰墕、黑水沟40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碛口镇下辖2个社区、40个行政村:碛口社区、大同苑社区、高家坪村、高家山村、樊家沟村、尧昌里村、香草港村、冯家会村、候台村、西湾村、寨则坪村、西头村、寨上村、张家港村、冯家塔村、马杓峁村、马家岭村、垣上村、白家墕村、向阳村、白家山村、下塔村、前后山村、马家山村、墕头村、前墕村、霍家沟村、陈家山村、陈家圪垛村、马家塔村、高家塔村、陈家垣村、李家山村、马家庄村、马家洼村、寨则山村、马家圪垛村、索达干村、上咀头村、中兴社村、人杰墕村、黑水沟村,镇人民政府驻西头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碛口镇地处临县西南部,黄河东岸,东邻林家坪镇,南接柳林县孟门镇王家沟乡,西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隔河相望,北与丛罗峪镇刘家会镇接壤,距临县城约50千米,区域总面积108.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碛口镇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脉,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分为基岩裸露丘陵区和山间河谷区;境内最高峰位于垣上村,海拔1064米;最低点黄河滩头位于西头村,海拔648米。
气候
碛口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85天。
水文
碛口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湫水河、月镜河、冯家山沟河、高家庄沟河、前山后沟河、东山沟河6条,河流总长度32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湫水河,从东至西流经境内高家坪、冯家会、樊家沟、侯台、西湾、寨子坪、西头等村,长8千米。
自然资源
碛口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煤层气等,其中煤炭储量37亿吨,地质储量150亿吨,已经开发的有锦源煤矿,位于高家坪村,矿区面积37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50亿吨,可采量27亿吨,年产量500万吨。
2011年,碛口镇有耕地7.48万亩,人均2.2亩;林地面积3.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总人口3340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000人,城镇化率20.9%;另有流动人口23121人。总人口中,14岁以下10200人,占30.5%;15—64岁19800人,占59.3%;65岁以上3409人,占10.2%;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碛口镇人口出生率6.0‰,人口死亡率8.0‰,人口自然增长率-2.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8人。
截至2017年末,碛口镇常住人口为30511人。
截至2018年末,碛口镇户籍人口为3254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碛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84元。
2018年,碛口镇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碛口镇农业总产值29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3.1%。
碛口镇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薯类为主。2011年,碛口镇生产粮食4970吨,人均149千克,其中玉米1519.2吨,谷子878吨,豆类653吨,薯类1920吨。
碛口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碛口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77万亩,产量838吨,其中花生256吨,芝麻252吨,向日葵331吨;蔬菜种植面积0.72万亩,产量14347.6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黄瓜、西红柿,其中白菜12000吨,黄瓜6000吨,西红柿6000吨。
碛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碛口镇生猪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4万头;羊饲养量0.43万只,年末存栏0.36万只;家禽饲养量1.29万羽,上市家禽0.58万羽。2011年,碛口镇生产肉类350吨,其中猪肉246吨,牛肉4吨,羊肉100吨,禽蛋102.6吨;畜牧业总产值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5%。
2011年,碛口镇水果种植面积3.1万亩,产量14399吨,主要品种有红枣。
工业
2011年,碛口镇工业总产值为5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1%。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商业网点65个,职工1420人。2011年,碛口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3亿元,比2010年增长3.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24亿元,比2010年增长3.5%。
电信业
2011年,碛口镇电信业务收入为14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小学1所,在校生323人,专任教师1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37人,专任教师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0人,经营管理人才40人,技能人才30人,农村实用人才8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41个。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39%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中央、省、市、县等106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3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34%。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2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81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4张;专业卫生人员26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2011年,碛口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3万人次,住院手术1402台次,出院病人0.23万人次。
2011年,碛口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4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碛口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68户,人数539人,支出108.7万元,比2010年增长21%,月人均168元,比2010年增长1%;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39人次,共支出2.7万元,比2010年增长25.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68户,人数2511人,支出265.2万元,比2010年增长113%,月人均88元,比2010年增长10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08人,支出34.46万元,比2010年增长62%;农村医疗救助5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2人次,共支出1.36万元,比2010年增长39.3%;农村临时救济140人次,支出7万元,比2010年增长45%;救灾支出7万元,比2010年增长4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48万元,比2010年增长17%。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0千米,投递点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6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03万件,全年征订报纸1.4万份、期刊0.25万册;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有固定电话用户200户,移动电话用户3200户。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道路铺装面积0.47万平方米;有桥梁12座,总长度0.21千米。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铺设干线水管153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6%,年人均生活用水3.1吨;排水管道137千米。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43台;综合电压合格率57%,供电可靠率74%。
交通
碛口镇境内有S248省道等经过。
截至2011年末,碛口镇有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45千米。
历史文化
碛口镇因境域的黄河大同碛而得名。
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初一的黑龙庙会,碛口镇会有古风白韵的“社戏”活动,千古一绝的《狮子啃绣球》等地方小戏、碛口腰鼓,以及陕北皮影、剪纸、八音会、民间说唱等,都是极具黄土文化特色的风俗风情。
风景名胜
黑龙庙创建于明代,位于临县南端湫水河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主要由山门、正殿和乐楼组成。
大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秦晋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
西湾村陈家大院是清代陈姓富商民宅大院,坐落在碛口镇东约一千米的湫水河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整体如一座阶梯式城堡。
地方特产
碛口镇地方特产有臊子碗凸、面鱼、碛口红等。
荣誉称号
2005年9月,碛口镇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21:38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