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词,如同是“王”字,在《左传·齐桓公伐楚》“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中,用作名词,读
平声;而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王矣”中,用作动词,则要读去声,一般为名词作动词。这在古书里叫做“破读”。
所谓破读,就是用
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
假借字。用
王引之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序》)经传中声同声近的字往往假借,这给读古书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指出假借字的本字,成了
古注解词的内容之一。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
《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以乐慆忧。”杜注:“慆,藏也。”
孔疏:“杜以慆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
上面例一杜注把“慆”解释为“藏”,孔疏指出依杜注的解释,则“慆”应该是“韬”的假借字。例二、三、四的“泮”、“卒”、“霾”,本义分别是泮宫,差役所穿衣,大风刮带尘土而下,在句中分别当涯岸、突然和埋讲,与其本义或
引申义毫无关系,只能分别看作是“畔”、“猝”、“埋”的假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