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
日本诗人、小说家岛崎藤村著长篇小说
《破戒》是日本诗人、小说家岛崎藤村著长篇小说,最初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三月由作者在《绿荫丛书》的创刊号上自费出版。
内容简介
濑川丑松是一个部落民出身的“秽多”青年,他的父亲反复嘱咐他的戒语,便是永远不能暴露自己的出身。明治维新后,新政府虽然颁布了“身份解放令”,废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贱民阶级”,但部落民作为“新平民”实际上仍然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挤。丑松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饭山小镇教书。随着年岁的增加和作为一个“人”的觉醒,他越发感到了社会的不合理,意识到“秽多”出身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压迫和威胁,因而变得性格沉郁、乖僻,神经过敏。在他所寄住的公寓里,有一个“秽多”出身的财主大日向被人们撵出后,丑松一时气愤、恐惧,搬到了莲华寺去住。小说的故事从这时开始的。丑松读“秽多”出身的思想家猪子莲太郎的著作,同情“秽多”出身的同学仙太等,这些举动引起了人们对他出身的猜疑。丑松父亲突然去世,他在回家办丧事的途中遇到了猪子莲太郎和参加议员竞选的市村律师,又碰到了市村的竞争对手高柳利太郎。高柳为了政治投机娶了一个“秽多”富翁的女儿为妻,唯恐人知。于是高柳向丑松提出互相隐瞒出身的交易。高柳的如意打算被丑松拒绝后,他便到处宣扬丑松的“秽多”出身,一时闹得满城风雨。这时,在政治活动中猪子莲太郎为政敌所害而死,这更坚定了丑松破戒的决心,于是他当着学生的面坦白了自己的“秽多”出身,辞去学校的职务,准备和大日向一起到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从事农垦。退职老教师风间敬之进的女儿志保姑娘深深地爱着丑松,决心与他一起去美国。
创作背景
1904年,岛崎藤村根据在小诸地区的见闻,和经过调查当地部落民生活得到的材料,开始写作《破戒》。小说主人公丑松的形象是以藤村当时的同事大江矶吉为原型的。藤村亲眼目睹了大江矶吉部落民身份暴露后惨遭迫害的经过,并通过走访部落首领,了解到大江矶吉的生平。基于对这些客观材料的剪辑和加工,《破戒》如实地反映了部落民的生活,大胆揭露了社会丑恶的一面。这种创作是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的结果。
人物介绍
小说主人公。濑川丑松是一个部落民出身的小学教员。部落民是日本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着的一种贱民阶层,被称为“秽多”。在丑松初离双亲膝下的时候,以放牧为生的父亲,对这个独生子的前途十分关切,曾谆谆告诫他说:一定要隐瞒自己的出身,这是生存唯一的出路和希望。并对他说:“不管碰到什么事,不管碰到什么人,千万不要吐露真情,要知道,一旦因忿怒或悲哀而忘记了这条诫规,就会立刻被社会所抛弃”。丑松在饭山镇小学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他年轻热情,工作认真,为人正直。但他却受到校长等市侩的猜忌和排挤。他同情受到众人歧视的“秽多”出身的孩子仙太。他很崇拜一位叫猪子莲太郎的人。猪子是部落民出身的思想家,丑松时常读他的著作,并受到很大鼓舞。丑松恨自己为什么不能象猪子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精神上能像一个人那样生活。但他又害怕这个无情的社会,因此心情矛盾。一天夜里,他隐约听见父亲呼唤他,感到不安,决定回故乡看望父亲。回到故乡时,父亲已经去世了。别人告诉他,父亲在去世时,给他留下遗言:“千万不可破戒。”当丑松回到学校时,镇上一位同是部落民出身的女子认出了他,他的出身很快传到利欲熏心的校长耳中。因此,他的地位岌岌可危。就在这时,猪子莲太郎被政敌杀害。猪子的惨死,强烈地刺激了丑松,他为自己隐瞒出身而感到可耻。为了向残酷的社会挑战,为了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出身,并请求学生们谅解。说完,他跪了下去,深深低下头。一旦破戒,就不能在学校教书了。丑松的挚友和学生们前来送别,在情人志保姑娘的鼓励和慰勉下,他毅然离开了饭山镇,到北美去开辟新的生活之路。
小说主要人物,是一位新思想家。他是信州高远人,出生于一个老秽多的宗教家庭,在长野师范学校担任心理学讲师,由于家乡来的学生泄露了他的出身,他被迫离开学校。因切身的遭遇和对封建身份制度的憎恨,他著《忏悔录》一书,书中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秽多”,然后描绘了本族人的愚昧和衰败,叙述了“秽多”出身的人被社会抛弃的情景,详细记载了自己的遭遇。他的书鼓舞了秽多们的生活信心。后来,他在竞选镇议员时,遭到政敌高柳派的攻击。在竞选演说结束离开会场时,被高柳派一伙暗算,悲惨牺牲。
小说人物郡督学的侄子,是饭山镇小学校长的亲信,经常同校长密谋并监视该校进步青年的情况。当他得知濑川丑松出身“秽多”,即暗地里进行传播。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终将丑松排挤出饭山镇小学。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破戒》是一部富于批判精神的作品。丑松的形象正表现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虽然对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却又在现实面前摇摆不定,缺乏行动力的特点。就其“觉醒者的悲哀”来说,与森鸥外的小说《舞姬》中的太田丰太郎具有本质的相同之处。不同的是“悲哀”之后,丑松拿出了行动一一坦白、出走,而丰太郎则是“浪子回头”重作奴仆。
小说集中表现在自我觉醒之后的丑松的思想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在求学期间,丑松尽管牢记着父亲的戒语,但他还尚未意识到身份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影响,也没有感到社会对自己的压迫。“然而现在丑松象从少年突然变成了大人。突然认识了自己。感觉到像是从愉快的邻人家里回到索然无趣的自己的家里来一样。而今丑松自己也意识到非隐瞒不可了。”这种认识越是明确,反抗的情绪也越是强烈,他也就更感到了生活的沉重和险恶。他爱读猪子莲太郎的著作,一方面是因为猪子的著作反映了日本下层社会“新的苦痛”,思想健康,观察周密,而且富于吸引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猪子人格的崇敬:猪子也是“秽多”出身,但他敢于公开自己的身份,旗帜鲜明地与社会的不合理斗争。丑松一直抱着向猪子坦白自己出身的愿望,他觉得这样可以加深与猪子的友谊,也可以减轻一些心灵的负担。因此,他的内心一直孕育着反叛的因素。但父亲告诉他:“不管在什么样的遭遇下,不管遇到什么人,万万不可以告白出来!要知道一旦因为愤怒、悲哀而忘记了这个戒语,那时候就立刻要被社会抛弃了。”一方面出于对部落歧视的愤怒和敏感,同时又对自己身份能否终身隐藏得住感到不安和恐惧,使丑松变得神经过敏、性格忧郁。大日向被人赶出公寓之事使他如芒刺在背,感到一种沉重的压迫向自己袭来,匆匆忙忙就搬了家。突然搬家又使他产生了新的担心:别人会不会有什么怀疑?他同情受众人歧视的“秽多”出身的孩子仙太,在众目睽睽与冷笑之下挥拍上阵,事后又不能不为自己捏一把汗,“由于猜疑和恐怖,身体直打哆嗦。”他爱猪子,并勇敢地为他辩护,但当他感到自己受怀疑时,又一本不剩地把猪子的书送到了旧书铺。这种矛盾的心理和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情绪以及在黑暗而又强大的社会现实压迫下,丑松的形象显得格外软弱。由于猪子的死和事实上因高柳的宣扬使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丑松终于对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进行了反抗,然而这种反抗又是多么苍白、无力:仅仅是垂着手在学生面前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近于忏悔。而这样做的结果,并不能在日本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国外去另谋生路。
通过丑松这一形象,《破戒》揭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现实,说明了“人权”在这片土地上是不存在的。
《破戒》围绕丑松这一人物的现实环境,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猪子当年被逐出师范学校,大日向被赶出医院和公寓,都是丑松的前车之鉴;刚愎自用而又愚蠢的校长、郡督学以及文平等人的行为表现了教育界的黑暗;风间敬之进的落魄和校长的金质奖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风间一家生活的描写,又表现出士族的没落,农民的辛苦和地主的狠毒;莲华寺内部的丑闻、高柳做为政治家的卑鄙,都被揭示无遗。同时小说又真实地表现了下层人民朴素美好的感情,银之助的友谊,志保姑娘的爱情,形成了小说的另一个侧面。
艺术特色
小说在艺术上主要的特点是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方面真实细腻地表现了丑松的内心活动、感受、情绪和体验,同时又表现出这种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所产生的大小环境:社会、学校、家庭。因此,丑松这一形象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其次,整部作品贯穿着一种深沉而又平静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正是“觉醒者的悲哀”,它使整个作品具有了一种灰色而清冷的色彩。此外小说格调清新,文笔恬淡,富于表现力,《破戒》这部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破戒》在日本被认为是正统的自然主义文学,是日本自然主义的真正开端。但它与后来兴起的自然主义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它以社会问题为主题,并非表现主人公情欲的苦闷,也不是作家身边琐事或心境的描写。其次,它比后来的自然主义文学表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再次,作品以虚构为骨架附以真实细腻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典型化,并非单纯、刻板的写实;最后,作品表现了作者一定的思想倾向;富于批判精神。
作品影响
《破戒》初版时,印了一千五百本,很快脱销。十天后便又再版,三个月内重版四次,作为纯文学小说如此畅销,在当时是较为罕见的。《破戒》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搬上戏剧舞台。《破戒》被视为日本自然主义的第一部划时代作品。
作品评价
作家夏目漱石:“此书将作为明治小说之代表,留传后世。此书如《金色夜叉》一样,二、三十年后还仍不被读者遗忘。作为明治小说之代表,《破戒》受之无愧。”
出版信息
《破戒》最初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三月由作者在《绿荫丛书》的创刊号上自费出版。1958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其译的中文本,1982年又出版了柯毅文、陈德文译的新译本,刘振瀛为之作序。
作者简介
岛崎藤村(1872一1943),日本近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几乎引领了当时文学思潮的转变,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藤村早年与北村透谷等人创刊《文学界》(1893),开启了日本近代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1897年,他发表诗集《嫩菜集》,将日本近代抒情诗引向新方向。1906年,藤村自费出版小说《破戒》,震动文坛。随后完成的《家》(1910)被视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扛鼎之作。晚年的藤村写下以其父为原型的《黎明前》,并在写作《东方之门》的过程中去世。作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破戒》等小说相对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发生了一些“变异”,并且与其他一些作家共同影响了后来的日本“私小说”的形成与繁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0:1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