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红壤
土壤学术语
砖红壤(latosol)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铁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
释义
砖红壤(latosol)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铁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
特点与分布
特点
砖红壤表土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8~10%。但矿化作用也强烈,形成的腐殖质,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为富铝酸型和简单形态的胡敏酸。其特点是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
砖红壤(latosol)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铁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
地理分布
砖红壤是中国最南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水平分布在北纬22°以南的热带北缘,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台湾南部、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
分类
砖红壤属砖红壤土类(红壤土类划分砖红壤和黄色砖红壤两个亚类,前者具土类典型特征,后者具黄化特征)。砖红壤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之氧化土,高岭湿润老成土(Kandiudults)、高岭弱发育湿润老成土(Kanhapludults);相当联合国土壤分类中的正常铁铝土( Orthic Ferralsols)。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中部分砖红壤相当于暗红湿润铁铝土。
砖红壤归属下的土种主要有景洪砖红土、砂砖红土、砂砖土、粘砖土、淡粘砖土、淡砖泥土、麻砖土、淡麻砖土、泥砖土、杂砂砖红土、湛江泥砂砖土、泥砂砖土、澄迈泥砂砖土、淡泥砂砖土、景洪砖红泥、黄砂泥、砂黄砖土、砂泥黄砖土、泥黄砖土、淡粘黄砖土、麻黄砖土、盈江麻砖土和泥砂黄砖土。
形成过程
由于热带砖红壤区水热条件较赤红壤、红壤高,故而砖红壤进行着强度富铝化与高度生物富集的成土过程。
因经长期高温高湿的风化,有的砖红壤母质已形成厚达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红色风化壳。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壤中铝的富集作用高度发展。这种铝的富集作用,在土壤学上称为富铝化作用,通常用粘粒部分的硅铝率作为富铝化的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富铝化作用越强,也就是土壤的风化度越深。砖红壤的硅铝率一般为1.5~1.8,而赤红壤为1.7~2.0,红壤为1.9~2.2,故砖红壤的富铝化作用较强,风化度较深。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富铝化作用最强,故称之铁质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称之硅质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称硅铝质砖红壤。
土壤利用
由于砖红壤地区的水热条件较红壤地区高,故而砖红壤进行着强度富铁铝化与高度生物富集的成土过程。土壤中硅的迁移率可高达80%以上,钙、镁、钾、钠的迁移率最高可达90%以上。在铁铝土中,砖红壤的原生矿物分解最彻底,盐基淋失最多,硅迁移率最高,铁铝富集最明显。砖红壤质地黏重,土层深厚,红色风化层可达数米乃至十几米,呈强酸性反应。严格来讲,剖面中无淀积层可言,因为能溶可悬移物已淋出土体,此后A、B层均属高岭石及部分铁铝氧化物残体,紧实厚重,呈核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暗色胶膜,有些有聚铁网纹层或铁磐层。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砂,耕作容易,宜种性广,但灌溉水源不足,常有干旱威胁,养分含量亦很低,特别缺磷、缺钾,作物生长欠佳,产量不高。改良利用措施是:改善排灌系统,改善农田生态条件、能灌能排;由于土壤缺肥,应增施有机肥,分次多施钾肥及因土配施磷肥,提高土壤供肥力;此外,由于下层土壤质地较好,养分相对较高,可适当轮作深根作物,以利改良土壤。在开发利用中还有“刀耕火种”现象,以致引起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这种粗放垦殖方法必需改正。应有计划地合理垦殖,并进行多种经营。在橡胶树林间,可种植云南大叶茶、金鸡纳、可可、肉桂、三七等短期热作,这是充分利用热带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
土壤改良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黄壤利用改良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广泛开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各地都开垦了大面积荒地,为农业、林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利用上可以充分发挥热带土壤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种植各种热带经济作物,另外要采取科学施肥并配合其他农业、水利措施,有针对性地克服红黄壤类土壤的酸、瘦、黏、冷等障碍因素,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8 18:27
目录
概述
释义
特点与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