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胆,中药名。为
龙胆科植物
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除西藏自治区外)等地。具有解毒消痈,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疔疮疖肿,瘰疬,无名肿毒,蛇咬伤,肠痈,目赤肿痛,黄疸,白带。
别名
蓝花地丁、紫花地丁、鬼点灯、绿花草、六月绿花草、龙胆地丁、米布带、小龙胆、细蛇药、兰桃花、千线花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归经
归肺、肝、心经。
功效
解毒消痈,清热利湿。
主治
用于疔疮疖肿,瘰疬,无名肿毒,蛇咬伤,肠痈,目赤肿痛,黄疸,白带。
相关配伍
1、治疔疖痈肿:龙胆地丁15g,野菊花15g,甘草10g。水煎服。
2、治阑尾炎:龙胆地丁15g,草红藤15g,鬼针草30g。水煎服。
3、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龙胆地丁15g,地耳草30g。水煎服。
4、治湿热带下:龙胆地丁15g,苍术10g,黄柏10g。水煎服。(1-4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79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痈疽已溃及虚寒者忌用。
采集加工
春末、夏初采收开花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性
鳞叶龙胆又名:岩龙胆、鳞片龙胆。一年生草本,高2-8厘米。茎黄绿色或紫红色,密被黄绿色有时夹杂有紫色乳突,自基部起多分枝,枝铺散,斜升。叶先端钝圆或急尖,具短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厚软骨质,密生细乳突,两面光滑,中脉白色软骨质,在下面突起,密生细乳突,叶柄白色膜质,边缘具短睫毛,背面具细乳突,仅连合成长0.5-1毫米的短筒;基生叶大,在花期枯萎,宿存,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毫米,宽5-9毫米;茎生叶小,外反,密集或疏离,长于或短于节间,倒卵状匙形或匙形,长4-7毫米,宽1.7-3毫米。花多数,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黄绿色或紫红色,密被黄绿色乳突、有时夹杂有紫色乳突,长2-8毫米,藏于或大部分藏于最上部叶中;花萼倒锥状筒形,长5-8毫米,外面具细乳突,萼筒常具白色膜质和绿色叶质相间的宽条纹,裂片外反,绿色,叶状,整齐,卵圆形或卵形,长1.5-2毫米,先端钝圆或钝,具短小尖头,基部圆形,突然收缩成爪,边缘厚软骨质,密生细乳突,两面光滑,中脉白色厚软骨质,在下面突起,并向萼筒下延成短脊或否,密生细乳突,弯缺宽,截形;花冠蓝色,筒状漏斗形,长7-10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5-2毫米,先端钝,无小尖头,褶卵形,长1-1.2毫米,先端钝,全缘或边缘有细齿;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整齐,花丝丝状,长2-2.5毫米,花药矩圆形,长0.7-1毫米;子房宽椭圆形,长2-3.5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柄,柄粗,长0.5-1毫米,花柱柱状,连柱头长1-1.5毫米,柱头2裂,外反,半圆形或宽矩圆形。蒴果外露,倒卵状矩圆形,长3.5-5.5毫米,先端圆形,有宽翅,两侧边缘有狭翅,基部渐狭成柄,柄粗壮,直立,长至8毫米;种子黑褐色,椭圆形或矩圆形,长0.8-1毫米,表面有白色光亮的细网纹。花果期4-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10-4200m的向阳山坡干草原、河滩、路边灌丛及高山草甸。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除西藏自治区外)等地。
药材性状
全草卷曲。根细小,棕色。茎纤细,近四棱形,多分枝,表面灰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短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叶对生,基部合生成筒而抱茎;脱落或破碎,完整叶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反卷,具芒刺,边缘软骨质,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单花顶生;花萼钟状,5裂,裂片卵形,先端有芒刺,花冠钟状,长约8mm,裂片5,卵形,先端锐尖,褶三角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无名肿毒,蛇咬伤,结合膜炎,白带和疮疡疖肿疼痛等。
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消肿,解毒。治痈疽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