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二路街道
上海市静安区辖街道
石门二路街道,隶属于上海市静安区,地处静安区东北部、东起成都北路、南邻南京西路,西沿江宁路折武定路接泰兴路,北隔苏州河闸北区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1.09平方千米。2010年,石门二路街道辖区总人口34288人。
历史沿革
综述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建县后、境地属上海县高昌乡。
同治元年(1862年),英租界当局开始在境内越界筑路,境域原属上海县法华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划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的一部分。
抗战期间,汪伪政府“收回”租界,称原公共租界为第一区,原法租界为第八区境地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为江宁区第一保至十八保。
原武定路街道
1949年起,泰兴路以东分属新成区第四办事处西部及第八办事处;泰兴路以西属江宁区第六办事处东南部。
1953年,泰兴路以西属江宁区第一办事处东南部。
1954年,将新成区第八办事处之大部改称为新成区武定路办事处、其辖境为东起西斯文里西侧,西至淮安路(该段今为泰兴路)、泰兴路,南起新闸路,北至吴淞江畔。
1956年,新成区大通路办事处的大通路(今大田路)以西划进,东界扩至大通路。
1960年1月,新成区建制撤销,划归静安区北京西路街道。
1964年,将张家宅街道的山海关路、新闸路以北,江宁路街道武定路以南划并,复建武定路街道。
原张家宅街道
1949年起,泰兴路以东分属新成区第五办事处西部及第九办事处泰兴路以西属静安区第一办事处东部。
1954年,泰兴路以东分属新成区青海路办事处。
1955年,泰兴路以西属静安区奉贤路办事处东部。
1956年,分属新成区石门二路办事处大部。
1957年,分属新成区石门二路办事处大部。
1960年,新成区建制撤销、境地分属静安区。
1961年,北京西路街道改称张家宅街道。
1964年,将山海关路、新闸路以北划归武定路街道,将南京西路街道的江宁路以东、威海卫路街道的南京西路以北划进。
撤并后
1994年10月,撤销武定路街道办事处、张家宅街道办事处,建立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
1994~2007年,街道办事处曾在新闸路1050弄1号、奉贤路68弄48号办公2009年8月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迁至武定路139号。
2016年3月,原静安、原闸北区“撤二建一”工作完成,新的静安区成立,始成今之境域。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辖奉贤、新德、东王、郑家巷张家宅、东斯文、光明、西斯文、培德、达安城、新福康里、恒丰、华沁、祥福14个居民委员会;下设406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石门二路街道辖11个社区,江宁路街道人民政府驻武定路139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石门二路街道地处静安区东北部、东起成都北路、南邻南京西路,西沿江宁路折武定路接泰兴路,北隔苏州河与闸北区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1.0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门二路街道地势平坦,海拔3~4米,为市区内地势最低的区域之一,逢特大暴雨不及排泄易造成水患。
气候
石门二路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上海“城市热岛”中心部位,常年平均气温比近郊高出1℃左右。
水文
石门二路街道历史上河网交叉,沟渠纵横,后填筑路,已无存留。
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石门二路街道辖区总人口34288人,外来常住人口9559人,城镇化率100%。总人口中,男性16897人,占49.28%;女性17391人,占50.72%;14岁及以下2135人,占6.23%;15~64岁26662人,占77.76%;65岁以上5491人,占16.0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3870人,占98.78%;另有回满、蒙古、朝鲜等13个少数民族,共418人,占1.22%,2011年,人口出生率13.0‰,人口死亡率14.8‰,人口自然增长率-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457人。
经济
2011年,石门二路街道实现税收收入7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520平方米,藏书4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个,总面积3050平方米,中心内设青少年科技探索馆、评弹书场、张爱玲书屋、健身房、合唱室、舞蹈室、公共图书馆等场馆。文艺团队55个(含居民区)。社区有一支民间的艺术团体,由著名作曲家屠巴海相任总顾问,汤兆基、汪秀月等社区文化名人担任文化指导员。每年年初和年末组织的元宵节和邻居节是社区较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元宵节”以展示海派民俗文化为主。自2003年10月27日、街道举办首届“邻居节”起至2011年已经车续举办8届。辖区有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远东最先进艾术影宫”的美琪大戏院
2010年“武定书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评弹艺术展演基地,是静安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展演基地。环艺电影院和上海市评弹团也位于境内。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新闸路幼儿园、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爱国学校、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育才初级中学等6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中心病床17张。专业卫生人员133人,其中执业医师46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45人。2011年,卫生中心完成诊疗46.4万人次,出院病人79人次。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体育社团37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节、健康关爱系列活动。100%的居民区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5户人数1247人,支出539.47万元,比上年增长4.95%,月人均505元,比上年增长12.2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0人,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23%。新增就业人员4182人,有2331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4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1%。
有社区服务设施14个,其中有社区敬老院1个,床位24张,社区生活服务中心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个“阳光之家”1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共受理13大类服务项目。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石门二路街道有社区内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点1个。社区内电信网络、宽带、数字电视全覆盖。
风景名胜
综述
作为上海老城区的一部分,石门二路地区集中了一大批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及革命历史纪念地。较为著名的有:小德肋撒天主教堂、圆利当铺旧址、原犹太人总会、中共淞浦特委旧址、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故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等。境内值得一游的还有静安雕塑公园、蝴蝶湾绿地等。
小德肋撒天主教堂
小德肋撒天主教堂位于大田路370号,是一座天主教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带有2个钟楼。该堂门前的大通路现已改名为大田路。此处原为洋泾浜圣若瑟堂属下的一个分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上海天主教神父们许愿,如能平安度过革命风暴,将在新闸平民区内建造大教堂。恰逢当时上海教区推行对圣女小德肋撒(一位法国圣衣院修女)的敬礼。事态平息以后,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3日“圣女小德肋撒日”,在大通路370号举行奠基典礼。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3日,惠济良主教主持新教堂的开堂典礼。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小德肋撒堂被关闭,并被工厂占用。1990年,房屋归还天主教上海教区。1993年10月,恢复宗教活动。
圆利当铺旧址
圆利当铺位于武定路203号~211号。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典当业巨头陆冠曾出资兴建。建筑南北二进,深约二十米,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本为二层砖木结构城堡式,一楼是营业地点,二楼为库房和职工休息处,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后加建为三层。
中共淞浦特委旧址
中共淞浦特委旧址位于山海关路339号的陈列馆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向市民开放。当年淞浦特委楼下的正德小学课堂也已全部恢复,楼上也恢复了当年的办公场景。陈列馆还设置了多媒体互动装置,并有专门介绍陈云、杭果人等主要领导的电子图片,可供参观者点击查看。此外,馆内还开辟了“陈云主题展区”,所有展览内容均由陈云故居提供。陈列馆布展设计中特别加入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元素。
农民运动领袖澎湃烈士故居
新闸路613弄(经远里)12号是彭湃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调来上海工作时的居住地。这是一座普通的旧式里弄房子,内约8平方米的亭子间是卧室,前楼是开会和联络的地方。该处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同时成为中共中央军委的办公地。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于民国二十年(1921年)8月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它是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原位于成都北路899号。1993年,由于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旧址陈列馆被拆除。1999年9月29日,在成都北路893弄重建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对社会开放,同年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建筑面积179平方米,陈列内容为书记部会议室、办公室场景(原系《劳动周刊》通讯处)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产生的历史背景”、“创建过程”、“光辉业绩”的史料等。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石门二路街道因石门二路而得名。由原武定路街道与原张家宅街道合并而成。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石门二路街道获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上海静安区历史沿革.上海静安区人民政府.
石门二路街道2021年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14:5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