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纳奥蟋
昆虫纲动物
凯纳奥蟋又名石蛉,鳞蟋。属直翅目蟋蟀总科。此虫体长10毫米左右,体形略扁平,全身体表密被银白色鳞片,鳞片随虫体长大而逐渐脱落,通体成为铁锈色。其前胸背板略狭于头部,前部较窄,后部略宽,后缘为弯月形。雌、雄虫皆有长长的触须,几乎达到体长的2倍,状如长鞭。
动物品种
雄虫的前翅较短,其长度未及腹部之半,端部钝圆,翅脉模糊,腹背有较多褐色斑点,有长尾,长尾的基部色浅黄。雌虫没有翅翼,但有细而长的灰黄色尾须,其长度几乎达到身体长度的一半。
石蛉的整个身体呈扁平形,3对步足均呈淡黄色,并散步褐色斑点。雌虫具有略向下弯的平直产卵瓣,如佩刀状。
分布
石蛉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其中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台湾、上海等地为多,日本等地也有分布。此虫喜栖息于较高大树木的树干上,灌木丛林和杂草丛中以及荒地石堆的空隙处,常停留在大叶草和树叶的背面,或爬行在大树枝干的中段部分。
生长过程
石蛉一般每年可发生2代,第1代成虫发生在8月,第2代迟1~2月发生,常在9月初即可听到其鸣叫之声。其鸣声较为雅致、柔和,声如“咭、咭、......”节奏比较短促而从容,声与声之间有个短暂的间隙时间。其鸣声具有浓厚的金属击敲韵味,犹如打铁的声音。
它鸣叫有间歇,约有10余次只有有个停顿时间,常在树干上鸣叫一番后再爬动着换个地方再继续鸣叫。它的鸣声常有回响的感觉,在一处鸣叫时,好像有数处发出同样的声响,使人难以捉摸鸣声究竟发自何处。
石蛉为点状分布,单独行动,其数量比金蛉子等虫要少,因而寻找起来有一定难度。
捕捉
捕捉石蛉不能光用玻璃瓶,应该在瓶口上套纸漏斗,否则是很难将它套装进玻璃瓶的。
由于石蛉多在树干上鸣叫,而且常常是一边鸣叫着还一边在树干上快速的爬动着,使捕捉者难以发现和看清它的停留处,所以在树干上扑逮它相当困难。比较容易捕捉的是停息在树叶背后或阔叶草上的石蛉,不过,在这些地方捕捉到的往往是刚羽化的或还未成熟的石蛉,还不能鸣叫,需要再饲养些时间才能鸣叫悦耳的声音。
捕捉石蛉也可在夜间用手电照着捕捉,一般可比白天捕捉容易些。还有一点值得向捕捉者提醒一下:石蛉在受惊时,既会蹦跳,其爬行速度也很快,捕捉时不仅动作敏捷快速,即使是已经抓人玻璃瓶内的石蛉,也要注意防止它从瓶内爬出逃走。因为石蛉不象其他鸣虫那样老实,它脚底有吸附器,可以竖直地从玻璃平子上快速爬行,所以捉到石蛉放进瓶子后,就要接着用草或布将漏斗口塞牢,防止石蛉逃跑。
挑选石蛉的标准和挑选其他鸣虫不同,其他鸣虫在挑选时一般选体形大的,但挑选石蛉则恰恰相反,要体形小的。因为这种昆虫身体大了就比较难看,而且较小的石蛉年轻、体质好。此外,应选腹部有光亮的白色鳞片的虫,其色彩比较优美。
还可挑选身体的各个部位色彩缤纷的,这种石蛉最具观赏价值。从鸣声的角度挑选,应挑选前翅基部宽厚而边缘较薄的石蛉,因为这种虫的鸣声比较清脆且具有金属的回音,而前翅边缘厚的虫,它发出的鸣声有些瓦石破裂的声音,并不悦耳。
此外,虫的触须和尾须,应选长而相等的,有这种尾须和触须的鸣虫,观赏价值较高,如若一长一短,则会使美观尽失,价值也就降低了。在身体形态方面,要选身体扁平、后腿健壮有力的,它可以在玻璃等光滑的平面上行走自如,看上去精神抖擞,能给人一种健美之感。石蛉可以用老式的陶质蟋蟀罐饲养,由于虫体细小,不适合用竹篾制成的编织笼,否则容易从洞眼中逃出。也可用细铁纱制成的方形小笼饲养,它与通气性好的优点。用玻璃瓶(矮胖大口型的)养虽也可以,但必须用铁网纱作盖子。
喂养
食物可喂以米粥、嫩菜叶和梨子、苹果、西红柿等饵料,要不断调换品种,以保证营养的全面,一般每天要换2次食物品种。平时饲养中要避免让饲养器受到烈日直晒,要给予较好的通气性。石蛉和斑蛉一样,也特别需要潮润的环境,在气候干燥时要经常向其生活环境中喷水,并注意选择含水量充足的食物供喂。
石蛉生性好动,动作极为敏捷,开笼喂食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让它乘机逃出。进入秋季以后,就要开始注意对其逐步进行保暖。此虫身体比较柔弱,若稍有疏忽,让其受冷,即易死亡。深秋后应放置在空调或有其他保暖措施的环境冲饲养,严寒时,若无其他办法,只能放入衣袋内以体温为其供暖。饲养措施得当,可养至春节,但再要延长,可能性就极小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4 13:32
目录
概述
动物品种
分布
生长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