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1927年4月一2023年12月17日),原名刘冠文,男,汉族,
山东寿光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曾任外交学院副院长,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人物生平
1927年4月,石磊生于寿光野虎村。
1942年,毕业于山东省十五联中初中部后,因痛恨日寇残暴统治,不满地方国民党当局贪污腐败、离家赴大后方求学。1943—1946年初在国立二十二中学高中部学习,开始参加学生运动。
1946年,考入山东大学,任学生自治会理事长。
1946年—1948年1月在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肄业。
11948年1月,石磊经过党组织地下关系赴晋察冀解放区。
1948年1月—8月于晋察冀解放区华北联合大学学习。
1948年9月一1949年,在华北大学工作,历任高等教育研究会干事、校长办公室秘书、班主任、学习助理等职。
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
文革期间,因外交学院停办,1974年秋调北京外国语学院,建立国际政治教研室。
1979年3月奉调参加外交学院复校筹备领导工作。
1982年—1987年,任外交学院副院长,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后任外交学院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
从1950年以来一直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中国的外交、外事人才,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有成就的国际关系史学者。
2023年12月17日,石磊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石磊主要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重点研究课题是远东国际关系史、二次世界大战史、苏联外交史和德国问题、中东问题。
1.《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该书为1960年外交学院内部教材,由石磊、洪育沂、刘陵合编,石为主要撰稿人。有关专家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国际关系史著作”,与某些苏联同类著作相比,“写得科学性和系统性更强”,是“我国学者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具有学术价值”。
2.《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史》(1945—1963),与胡代聪教授分任主编,1965年外交学院内部教材。石磊分工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该书是“建国后第一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史著作”。
3.《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石磊、鲁毅教授分任主编,外交学院教授、副教授、讲师等30余人集体撰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获1991年外交学院优秀著作奖。专家和有关书评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较高学习参考和长期使用价值的现代国际关系史辞书”,“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4.《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任国际关系史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
5.《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下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任主编并撰写三分之一。获1996年北京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6.《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中国国际关系史学会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任全书副主编及第6卷常务主编。该书获1996年全国图书奖。
7.《世界外交大辞典》(钱其琛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任编委负责现代多边外交部分。
论文《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一些浅见》获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人才培养
1950年以来,参加和独立培养了11届研究生,约7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他们多数已成为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不少成为教授、驻外大使和党政军经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如顾德欣、周启朋、丛鹏、王在邦、王吉良、赵怀普、张清敏、李春放等人。
荣誉表彰
1958年,曾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社会任职
石磊还是山东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青岛大学国际关系系兼职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咨询委员、顾问、特邀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北京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国际关系史副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副主编《世界外交大辞典》编委等职。
人物评价
石磊教授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为中国国际关系(史)学会的创建和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