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琅玕
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属动物
青琅玕,中药名。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 (Brook)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软体部分)。分布于我国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具有祛风止痒,解毒,行瘀之功效。常用于皮肤瘙痒,白秃, 痈疡,产后瘀血内停,石淋。
入药部位
骨骼及其共肉(软体部分)。
性味
味辛,性平。
功效
祛风止痒,解毒,行瘀。
主治
用于皮肤瘙痒,白秃, 痈疡,产后瘀血内停,石淋。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6g;或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畏鸡骨。”
采集加工
用网采收,或用锥子,凿子等工具进行潜水采集,一般采后洗净,晾干,击碎即可。不用淡水浸泡,以免共肉腐烂脱落。也可根据化学提取要求,用有机溶剂浸泡,或快速冷冻。
形态特征
1、佳丽鹿角珊瑚:珊瑚骨骼树枝状,分枝短粗,由于分枝顶端渐尖,使轴珊瑚体显得更大,为显著特征。轴珊瑚体圆柱形,直径2.5-3mm,少数径2mm,杯孔1.5-2mm,突出2-3mm,第1轮隔片6个发育良好,第2轮发育不全,较狭,壁沟槽状。辐射珊瑚体半管唇状,于分枝基部为唇状突起或少数隐埋,第1轮隔发育不全,2个直接隔片显著较大,其余均为刺状或大小小不等,壁沟槽刺状或刺网状。
生活时为咖啡色,有时为青绿色;基部为咖啡色。
2、鹿角珊瑚:绝大部分呈分枝状,在分枝或小枝顶端有一个“轴珊瑚体”和众多的“辐射珊瑚体”,其形状、大小以及颜色和隔片的轮数为分类的主要特征。该属由于变异太大,是石珊瑚鉴定中最困难的一属,目前分类极为混乱。有些种名暂难统一和确定。
生长环境
鹿角珊瑚是浅水造礁石珊瑚中的主要成员。我国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的珊瑚礁平台和向海斜坡上,在水质清洁、底质坚硬及浪小较稳定的环境均有分布。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降压作用。
相关论述
1、《本经》:“主身痒,火疮,痈伤(“伤”,《纲目》引作“疡”),疥瘙死肌。”
2、《别录》:“(主)白秃,侵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
3、《本草经集注》:“杀锡毒。”“疗手足逆胪(音闾)。”
4、《本草拾遗》:“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亦煮汁服,亦火烧投酒中服。”
5、《品汇精要》:“主火疮,止痒。”
附注
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印度洋-太平洋水域,浅水石珊瑚生长繁盛,生活时色彩鲜艳,五光十色,甚为美丽。鹿角珊瑚属Acropora为优势属,种类数量最多,且随环境的变异也最大。其中美丽鹿角珊瑚Acropora Formosa (Dana)为优势种,资源丰富,极易采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20:12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采集加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