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经济学
分支学科
石油经济学是研究石油产业的部门经济学科。在本质上,石油经济学首先是一门经济学科,其次才是关于石油产业活动的学科;前者是石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后者阐述的是石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国内石油经济学还存在诸多困惑与迷茫,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学科简介
石油经济学(Petroleum Economics)不同于一般经济学。短期油价的变化受许多偶然性原因的影响,很难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石油价格的变化很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学认为价格高了供应会增加, 价格低了供应会减少,这个规律在石油市场却是并不存在的。油价曾经低到每桶11美元,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生产不见减少。每桶38美元的高油价也没有刺激生产,相反还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
地位
石油是寡头垄断,和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在石油经济中起作用的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而不是生产者追逐利润的动机。在油价高的时候,石油输出国财政状况良好,不缺钱花,所以不忙着增加生产。相反,在油价低的时候,财政紧张,不得不多产石油,导致油价进一步降低。这就是石油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使油价很难经常在平衡点上下波动,而是大起大落,不可捉摸。
石油交易特点
石油利润
成品油供应紧张逐渐过去,但成品油价格还要上涨的说法依然盛行。如果拿美国作例子,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中国油价和美国油价,哪个贵?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
2004年9月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一个好奇者对中美油价之间对比的一番探究,文章是这样说的:“以中国市场最常见的93号汽油和美国市场的93号汽油作比较(两者品质基本一致),在成都市零售价格为3.81元/升,美国纽约市平均价格为1.966美元/加仑。这里有个问题需注意:美国是没有养路费的,汽油零售价已经包括所有税费,而成都地区轿车养路费为105元/月。计算一下:美国家庭一般一辆车每月消费汽油25加仑,折合成公升数为94.625升(1加仑=3.785升),总花费49.15美元,按基准汇率1美元折合8.2766元人民币计算,为406.79元人民币。而成都地区94.625升汽油总价为360.52元,再加上105元的养路费,总花费465.52元。再将每单位油价作个对比,把105元养路费折合到单位油价中,计算公式为.105/94.625+3.81=4.92元,也就是说成都实际油价为4.92元/升,而纽约油价换算为1.966/3.785×8.2766=4.30元/升,两者相差0.62元/升。”
成都的情况大概可以代表国内油价的基本情况,把整个折算过程略去,前文的核心意思可以总结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中国国内的油价要高于美国。
当然,这篇文章说的是当时时点上的油价。但重要的是,它给出了一个计算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式来算出每一时刻上中美油价之比。记者尝试找了一些数据进行推算,结论都与上文得到的结论相同。只不过随时间地点变化,价格差值有点不一样而已。 中石油
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给垄断企业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
据报道,2005年3月,中国国内的两大石油公司中控制油气资源更多的中石油公司董事长陈耕“自豪”地在香港宣布,2004年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33亿元,比2003年上升了27.9%,净利润猛增47.9%,达到1029.27亿元,并成为香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当时香港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油的价格上涨对中石油的业绩上升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中石油的年报说:“(2004年的盈利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产能增加所致。”
这种作用有多大?中国石油表示,2004年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到创记录的9.179亿桶油当量,较2003年增加了3.1%。2004年原油平均销售价格为每桶33.88美元,较2003年上升24.6%。
这两个数据至关重要,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轻易地算出,由于产量增加和价格上升,实际上如果中石油保持企业的费用与销售额同步上升的话,那么它的利润增长就应该是28.5%。根据陈耕的说法,中石油的实际利润增长是47.9%,看起来中石油似乎是增收减支了。但经济学的简单常识告诉人们,产量的增加应该带来规模效应,进而造成公司成本的下降。简单进行进一步分析,中石油成绩单上的不到20%的超额利润其实来得并不困难,因为它是个一条龙的石油企业,仅仅是下游的销售,因为规模的扩张几乎完全不带来成本的上升,仅这一项,就可以带来相当的利润收入。所以,实际的利润增长可能远远超过公布的数字。 不知因为油价高了,中石油的员工们是不是都多发了奖金。同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控制的中国成品油市场价格已经高于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的美国成品油市场价格,不知道那位最初报道消息的记者凭什么说陈耕董事长是带着自豪递交这份成绩单的。
利润的流向和不买账的股东 控制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两大石油公司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十分方便地计算因为油价的上涨而有多少利润流向了海外。
还是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其股权结构十分清楚,中石油集团握有其约90%的股权,其余股权为海外股东所有。而根据我们前面所引用的中石油的盈利数据可以轻易地估算出,大约有100亿港元的利润流向海外。
如果说把2003年的中石油和2004年的中石油相比是一个近期的考虑的话,那么得承认,当初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上市时所提出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从长远角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说法是有相当道理的。如果海外投资者能够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中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让两大石油公司的效率有所提高的话,哪怕这种作用会在长期发生,那么一个公司向海外交100多亿美元学费,也许是贵了一点,但毕竟可能还有作用。
但是最近有一条消息是引人注目的,这回轮到了中石化。
“全球最大的上市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已全部出售其持有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7%的股份。它是第三家配售中石化股份的战略投资者。据香港媒体报道,至此,中石化战略投资者仅有Topgoal一家,持股约3.5%。有分析师对媒体指出,由于战略投资者存在何时退出的问题,投资者可能因考虑到这一点而贻误最佳的投资时机。而随着埃克森美孚沽空中石化股份而赚得盆盈钵满,Topgoal不会无动于衷。”
无论媒体作何评价,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这条新闻意味着至少在中石化,当初海外上市时设计的以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来从长期范围内改造公司的想法已经难以实现。很难想象仅存的一家海外战略投资者能在中石化的董事会中起到多大作用,而战略投资者的退出意味着海外上市的中石化接下来面临的海外投资者都是中小股东,他们可能有先进的理念,但客观条件是他们所持的股份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进入中石化的董事会,还能指望他们来改造中石化吗?那么我们拿什么理由来为每年流向海外的中石化利润辩护呢?
中石化集团和中石油集团是中国指定石油经营的两大集团,这意味着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关于石油的上游交易都是由这两家公司经营的。油价上升,中国油价实际已经不低,而两大公司经营的,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油气资源。它们从国内采油、卖油,因为垄断而获得高利润,却要分给海外的股东,虽然从法律上是天经地义的,但却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到两个海外上市公司当初的承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当初向他们的主人——全体中国人民说,我要去上市,从海外弄点本钱来扩张,同时还可以请进几个洋老师来帮教我怎么管公司。而结果是洋老师拿笔学费就走了。 为什么在中国民资汹涌,苦于找不到出路,甚至要去炒房炒地的时候,利润率如此之高的中国石油行业却因为投资的关系不得不把利润流向海外?是不是有可能让中国民间资本通过某种渠道把这些股本都收回来,把中国石油的利润还给中国?
时下的情况如何呢?时下的情况是在划分势力范围时得到了中国南方的中石化,对广东成品油供应前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广东成品油消费需求仍将持续增加,而资源供应将更为紧张,市场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而他们的建议被新华社概括为两个字:“提价”。
不仅如此,新闻媒体们还陆续报道了这样一些情况,在各地,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的加油站得到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成品油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加油站的主人因为得不到油,无法把生意继续下去,不得不把整个加油站卖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综合起来,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程度在时下是在加强而不是减弱。
不仅如此,还看到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下属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上市公司正在成为一个收购平台,2004年以前是大量收购母公司资产,开始收购海外资产。我们对收购行为本身不作评价,但这些收购无疑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而膨胀了海外股东们在整个中国石油行业的权益比例(虽然这种比例并不大,但这毕竟是一个管道)。让海外股东们更多地分享由垄断的两大石油公司以不合理的国内高油价带来的利润,在高油价时代中国石油的利益链条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状态。
大起大落成为基本规律
经济学认为价格高了供应会增加,价格低了供应会减少,但这个规律在石油市场并不存在。在石油经济中起作用的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 短期油价的变化受许多偶然性原因的影响,很难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石油价格的变化与一般商品很不同,经济学认为价格高了供应会增加,价格低了供应会减少,这个规律在石油市场是并不存在的。油价曾经低到每桶11美元,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生产不见减少。每桶30美元的高油价也没有刺激生产,相反还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可见石油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经济学。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在石油经济中起作用的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而不是生产者追逐利润的动机。在油价高的时候,石油输出国财政状况良好,不缺钱花,所以不忙着增加生产。相反,在油价低的时候,财政紧张,不得不多产石油,导致油价进一步降低。这就是石油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使油价很难经常在平衡点的上下波动,而是大起大落,不可捉摸。
高油价已经持续3年多,各石油输出国财政情况良好。按理说,石油输出国应该在高油价时做好财政储备,以应付低油价时发生的困难,而且也能减少油价的波动。这一点世界银行曾经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提出过建议,并且设立专题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多数石油输出国的财政管理能力很薄弱,没有自我控制的机制。虽然道理上他们也完全接受,但是事实上做不到。除了挪威能够做到以丰补歉,其他大多数石油输出国都实行现收现支政策。因此油价还会被当时的财政情况所左右,油价的大起大落还得继续下去。
3年多的高油价逐渐养成了石油输出国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万一发生油价跌落,他们更容易陷入大量增产的困境。所以可以预期,说不定哪天油价转向,价格会螺旋式地向下走,跌到每桶20美元,甚至15美元以下都是可能的。根据多数石油经济学家的估计,近期的均衡油价应该在每桶20至25美元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波动都可以认为是石油财政造成的,而不是竞争市场造成的。
能源代替品
15年或者20年以后,石油资源是不是要逐渐枯竭,油价因而猛烈上升,达到40美元以上一桶?果真如此的话,世界经济将蒙受巨大打击,所有的国家无例外地都要陷入困境。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有大量替代能源存在着。首先是用煤炭炼制石油,这是成熟技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纳粹德国就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煤炭炼制石油,南非在因种族歧视而遭受石油禁运时,也用煤炭炼制石油,虽然在当时的油价下并不经济,但是至少没有发生过能源供应的危机。拿油价来看,这种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利,所以油价不可能高于用煤炼油的成本。其次有许多非常规石油资源,过去因为成本太高而没有大规模使用,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利,这里包括油叶岩、高凝点石油等,光是油叶岩资源,其总量超过常规石油资源。
中国石油远景
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办公室最新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石油储量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作为中国油气资源领域评价范围最广、涉及矿种最多的资源国情调查,经过4年努力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勘探进入中期;天然气远景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地质资源量35万亿立
方米,可采资源量22万亿立方米,勘探处于早期;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油页岩折合成页岩油地质资源量476亿吨,可回收页岩油120亿吨;油砂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可采资源量23亿吨。地质资源量指在技术条件下最终可以探明的油气总量,包括已探明的和尚未探明的。可采资源量,指在未来可预见的条件下可以采出的油气总量,包括已采出的。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储量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天然气储量产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石油产量可以保持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产量可以达到25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二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油页岩和煤层气资源潜力可观,未来可以对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形成重要的补充。
为进一步摸清中国油气资源家底,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03年底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石油天然气评价了全国115个盆地;煤层气评价了42个含煤盆地(群),覆盖了全国主要含煤盆地;油砂评价了全国陆地24个盆地的106个矿带;油页岩评价了全国47个盆地的80个含矿区。评价工作由5家石油公司、6所大学和6个科研机构的17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评价成果对编制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油气资源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世界能源远景
《BP世界能源统计2008》显示,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在2007年基本未出现显著变化———保持在1.24万亿桶的水平———以开采速度足够开采41年以上。此外。根据收到的更加完整的数据,2006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向上修正了310亿桶。 2007年,即期布伦特原油的现货平均价为72.39美元/桶,上涨了11%。油价从一月中旬的50美元出头一路飙升至年终的96美元以上。其间,美国炼油能力的暂时下降导致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自1979年以来首次以低于布伦特的价位交易。重油及高含硫原油价差持续较高,表明炼油能力仍有待提升。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即100万桶/日,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中东、南美与中美洲以及非洲这些石油出口地区的消费占据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二。
中国石油问题
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310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165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 你也许正伸手找计算器解这道题。别忙,如果你真这么做了,那已经错了。不劳计算器帮忙,这道题的答案是“永远也用不完”。
上面这道题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Roberts)的小说《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中。书中的主人公———一位中学经济学教师,在给学生上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学生们噼哩啪啦打完计算器之后,老师公布了答案:当石油越用越少,价格自然越涨越高,当油价上升到足够高,人们就会不用石油,改用其他替代品;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自然不会用完。在第一堂课上,学生们明白了经济学家与旁人思维的差别所在。
这样一道简单的经济学启蒙的题目,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石油问题,也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由于中国在10年间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石油在国内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石油已从过去问题不大变为很成问题。特别是当前美国不惜代价控制中东石油,世界油价不断暴涨,这个问题更显突出。前一阶段“中国石油危机论”频频见诸报端,有人在油价近天价的情况下建言中国政府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近来有经济学家出面反击这种观点,指其为“油托”,“唱衰中国石油”。
如何评价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黄汉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就像罗伯茨小说中使劲按计算器的中学生,只会按照“中国生产多少石油,减去消费多少石油,缺口是多少”这样简单的思路做数学题,不明白供需变化会影响价格,而价格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供需,绝非加减乘除那么简单.
因此,以此来推断中国是否存在石油危机、建多少石油战略储备为宜,至少方法上不科学。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石油不存在危机。在石油年消费量将近1/3依赖进口,且缺口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国石油问题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出现逆差,为多年来所罕见,石油进口额急剧增加是罪魁祸首,无疑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如何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黄汉认为,单纯从供给角度出发,多辟进口来源,增建石油战略储备,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治标而难治本。已经到了全盘考虑中国能源消费政策的时候了。
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正赶上世界石油价格相对低廉的好时候,能源消费问题往往不被优先考虑。
不少学者认为,以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旦像美国那样家家户户拥有汽车,不仅自己国内的石油资源难以承受,还会极大冲击世界石油市场。 但这种论点很快被戴上“看不得中国人过好日子”的“帽子”:“美国人手一辆车,一个人消费掉其他国家几十个人才能消费的能源,不见有人说什么。为什么中国人刚开上私家车,就有人容不得呢?”黄汉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必须保持清醒。美国人之所以能过上令许多人向往的“美国式生活”,是有条件的。这不,他们的军队正武装到牙齿,全世界抢石油呢。不要说中国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便将来强大了,以中国人“与人为善”的本性,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家车能多烧几桶便宜油而到处杀人放火。
所以,中国绝不能以“美国生活方式”作为自己制订能源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标准。如今全世界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忙着在中国开厂造车,恨不得把他们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掉的销量全在中国挣回来。中国人必须反问自己一句:我们消受得起吗?
石油战略储备再多,终有消耗完那一天;新建进口石油输送管道,阀门开关终究掌握在别人手中。在石油问题上,从能源消费政策入手,提高利用效率,节省能源。艰苦奋斗也好,环保主义也罢,都是应该提倡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3:44
目录
概述
学科简介
地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