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上海市黄浦区传统技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追根溯源,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英国将上海设为通商口岸并建立租界,美、法也相继设立了租界,从而刺激了近代工业发展。当时苏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八家洋行向中国租借土地,建造房屋。石库门建筑就是基于当时的商业扩张,在1853年至1930年大量产生,由中国传统匠帮营建的专供华人居住的联排简屋,将中国传统民居的封闭式院落住宅样式和欧洲联排式住宅样式巧妙融合在一起。
从早期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石库门群体布局,相互毗连,一座接一座,一排连一排,从街面向纵深延展形成弄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超过当时上海民居的3/4,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到20世纪末,仍有不少市民居住在石库门中。但是,随着上海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开发,不少石库门弄堂被陆续拆除。
21世纪以来,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和样式演变为适宜小型家庭居住的“单进”(即无厢房)和“两进”(一客堂一厢房)。里弄则演化出广式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公寓式里弄等改良形式。
工艺特征
石库门弄口大体坐北朝南,外形为中国传统式牌楼,由门框、门楣和门扇组成,颇显高大气派。门楣装饰最为丰富精彩。早期的门楣,多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类似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
石库门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每一扇门内是一个独立的居住单元。进门有一个露天小院,称为天井,约10平方米。天井进去为客堂,15―20平方米。客堂后部一间10―15平方米,称为后客堂。客堂左右各有约25平方米的长方形房间两间,称东、西厢房。厢房之后有灶间,辟后门,和后客堂相通。由后客堂走廊尾部的扶梯上楼,位于灶间顶上是一个小间,约10平方米,俗称亭子间。楼上正屋为客堂楼,也称前楼,两侧厢房的结构、面积和底层相同。再往上,则是一个露天晒台。
石库门建筑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两层楼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留正当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汉族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难以自成一统的设计。由于每条弄堂相对封闭,因而给居住者以强烈的地域感、认同感和安全感。
工艺流程
石库门里弄的建筑格局继承了江南民居传统中轴线的形式,外墙为不施粉刷的清水砖墙,屋顶覆盖青瓦,风格慧洁、朴实。石库门位于中轴线起点中央,纵深相继为天井、客堂和东西厢房、楼梯间、厨房(俗称“灶披间”)、后门。楼梯至二楼的拐弯处为亭子间。二楼前面为客堂楼和东、西厢房楼。布局紧凑,居住舒适,建筑结构方式为江南民居传统的穿斗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石库门是上海近代历史的缩影。它涉及近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领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艺术方面,它除了建筑外,还涉及石刻(大门门楣)、木雕(门窗和栏杆)、书法(里弄名称“门匾”)、金属工艺(总弄铁门、铜制门环)等,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新天地和泰康路田子坊已经由传统石库门开发为现代化的文化创业区和休闲娱乐区,成为上海的著名景观。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陈旧的石库门逐渐被高层住宅取代,其营造技艺也面临濒危。因此,保护、传承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这一宝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传承人物
吴公保,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着历史建筑修缮这一核心优势,编写、出版了《上海石库门建筑保护修缮技艺》一书。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上海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23年5月23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会特组织开展“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活动,学院3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建于1928年的公益坊,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文艺元素,成为沪上2022年的“网红”文化艺术新地标——今潮8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