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方言
中国地区方言
石家庄方言,指石家庄市区及周围14个县(市)的方言。按照李荣在《汉语方言分区》中的划分,石家庄方言中有17个区县、市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它们是:石家庄市区(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藁城区栾城区井陉矿区)、赵县深泽正定行唐井陉新乐辛集无极晋州高邑县;有5个区县属于晋语的张呼片,它们是:灵寿平山鹿泉区元氏赞皇。其中冀鲁官话石济片特点是清入多归阴平,少数归阳平,一般上声读高(平)调,去声低降,阳平高降;知系字合一不分;影疑母开口呼洪音有鼻音,一般为[ŋ]。
基本概念
所谓石家庄方言,是指石家庄市区及周围14个县(市)的方言。
分布区域
按照李荣在《汉语方言分区》中的划分,石家庄方言中有17个区县、市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有5个区县属于晋语的张呼片。石家庄的西邻是山西,山西是晋语的中心,所以石家庄属于晋语的各县都在西部。石家庄南接邢台,东邻衡水,北与保定接壤。除西部外,石家庄的南、东、北相邻的市县也都属于冀鲁官话区。
发音特征
清入多归阴平,少数归阳平、上声、去声。只有井陉是清入一般归上。
一般上声读高(平)调,去声低降,阳平高降。这一点与沧惠片、章利片比较相似。
知系字合一不分。
影疑母开口呼洪音有鼻音,一般为/ŋ/。只有赵深小片的束鹿、井陉、深县、武强读/n/,同保唐片。
主要特点
1、内部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晋语五县保留入声,而官话区古入则已派入其他各声调。如:“八、十、割、麦、北、岳”等古入声字在平山话中都属于同一个调类,调值是34;在深泽话中它们分别属于阳平、上声和去声。二是井陉、元氏、赞皇、行唐、灵寿、平山六县的平声不分阴阳,而其他各县(市)则平分阴阳,且“分”的依据与普通话相同。如“沙、坡、师、生,穷、陈、条、糖”等字在上述六县(市)声调相同,而在其他各县(市)则是前四字读阴平,后四字读阳平。三是“圪”头词,即“圪顶盖、圪玄、圪靠、圪挑、圪节、圪台、圪堆”一类词晋语区多于官话区。四是有的县(市)内部又能明显的差别,如井陉县西部保留了入声,东部(包括县城)入声已经消失。
2、语音方面的特点。除上述已经涉及到的内容外,石家庄方言语音方面较突出的特点还有:(1)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加声母“n”或“ng”。(2)分尖团。即普通话中读[t、t、]声母的字,在石家庄方言中有的读[t、t‘]声母,有的则读[ts、ts‘s]声母。下面这些字在普通话中都读[t、t、]声母。下面这些字在普通中都读[t、t、],在石家庄方言中则分为读[t、t、]声母的“鸡、杰、九、江,期、桥、铅、庆、希、歇、休、干、行”和读[ts、ts‘s]声母的“积、节、酒、精,齐、消、千、青,细、修、心、星”。(3)赵县、灵寿、元氏、鹿泉、栾城等市县把普通话读[ts、ts‘s]声母的字读成[tθtθ‘θ]声母。(4)石家庄大部分市县的大部分市县把“耳、尔、二、饵”等字读成舌尖后法浊边音[ι]。(5)石家庄的大部分市县将普通话读将普通话读ai、uai韵母的字读成[ε、uε]韵母。(6)普通话读an、ian、uan、yan韵母的字,在石家庄方言中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些市县鼻音尾失落;一些市县鼻音尾弱化;一些县鼻音尾失落,主要元音鼻化.(7)除平声不分阴阳的市县外,大部分市县阳平读高降调。(8)深泽、无极等县的清入字在多归阳平。如“一、七、八、割”等字在无极话里都是阳平调。
3、词汇方面的特点。与普通话相比,石家庄方言词汇方面有以下特点:(1)由于与普通发展不平衡,保留了一部分普通话已不再使用的古语词。如:蚍蜉(蚂蚁)、遗(丢)、果子(油条)、镏子(戒指)。(2)有一部词语是方言区的人自造的。如:虫吃牙(龋齿)、取灯儿(火柴)、肥田粉(化肥)、洋茄子(西红柿)、跑茅子(腹演)、旱牛牛、(蜗牛)、蝎出连儿(蜥蝎)、喳喳儿(麻雀)、呱呱油儿(猫头鹰)、望日莲(向日葵)。(3)有部分词语方言和普通话都使用,但含义不同。如:瞎(浪费)、沾(行,可以)、江湖(时髦)、抬(把东西藏起来)、缺火(缺心眼)、电棒(手电筒)、骗(赊)、猪耳朵(车前草)、青菜(菠菜)、老包(黑白相间的青蛙)。(4)因合音等原因而造成的特殊词。如:甭(“不用”的合音)、□(piau“不概”的合音,只出现在“多早晚”中)、□(zua“揉搓“的合音)、□(tsan“早晚”的合音,只出现在“多早晚”中)、□(nia,“娘阿”的合音)。
4、语法方面的特点。(1)“圪”头词,尤其是晋语区五市县的“圪”头词,明显多于普通话,不面的这些“圪”头词是石家庄的大部分市县使用而变通话中不存在的。圪渣、圪蚤、圪巴儿、圪痂儿、圪台儿、圪堆、圪扫、圪挤、圪走、圪蹴、圪翻、圪溜、圪料、圪崴、圪节儿、圪吱、圪针、圪拉瓣儿、圪都、圪登、圪鹿儿、圪咚。(2)名词和名词性词语的后辍“们”的分布与普通话不同。“们”不仅可以用于指人的名词后,还常用于指物的名词后。用于指人名词后的:社员们、战士们、学生们、老头儿们、队长们。用于指物名词后的:桌了们、猪们、车子们、头儿们、杯子们。“们”不仅可以用于可数名词之后,还可以用于不可数名词之后,用于可数名词之后的情况见前头诸例;用于不可数名词之后的:风们、火们、泥们、铁们、水们。不仅可以用于具体名词之后,也可以用于抽象名词之后,用于抽象名词之后的:活儿们、话儿们、法律们、官司们、想头儿们。(3)有一个与普通话“来着”对应有助词“来”。“来”用于句末、分句末或反问名中,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如:我跟支书说来。男的去北京来,女的没去。我们学校那会儿有来,这会儿没了。那个电影你看来没有?(4)石家庄方言中与普通话“了”相对应的成分一般是两个,不同的市县,读音可能不同,比如正定的这两个成分分别读Ⅰε和Ⅰ大致相同,Ⅰau和Ⅰae大致一样。我们把Ⅰε和Ⅰ相应的那个成分写作了1,把与Ⅰae、Ⅰau相应的那个成分记作了2,下面这些例了可以大致代表了1、了2的分布的情况:
开了1信了1
住了1三天了1
您睡够了2再去吧。
买了2东西我就回家。
他吃了2就走了。
小刘它睡了1一个钟头儿。
卖了2旧的买新的。
你饶了2他吧!
看好他,别叫他跑了2。
刮风了1。
井出水了。
(5)石家庄方言中,一般不用“去不去北京”“看不看戏”“愿意不愿意来”“去没去美国”这样的句式,下面的对照表基本上可以反映石家庄方言与普通话在反复问句方面的区别:
(6)石家庄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出现形式也与普通话不同,下面这些例子可以反映这种差别:
民俗文化词语
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石家庄方言不仅没有独立的文字系统,甚至连单个的方言用字也没有,因则石家庄方言缺少依靠字形、字的构造等反映的民俗和文化特点。语音方面,石家庄方言而有有中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如深泽无极古清人今归阳平等。深入研究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可能会有助于了解石家庄各市县历史上发展演变的情况。石家庄方言的语法与普话大同小异,除个别内容可能与人们的文化心理有关外,石家庄方言中反映民俗和文化的主要是词语。除有关“俺”“我”的使用属于语法外,其余称之为石家庄方言的民俗文化词语。
在石家庄方言中,“”是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是与之对应的单数形式,但与普通话“我爸”“我妈”“我家”相对应的却是“俺爸”“俺妈”“俺家”;即使是独生儿子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也要说:这是俺爸!我是俺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吕叔湘先生说过:“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的重要过于个人,因此凡是跟家族有关的事物,都不说我的、你的,而说我们的、你们的(的字通常省略)。”这说明,人们之所以把“我爸”称“俺爸”,与他们的传统文化心理有关。
石家庄方言中的民俗文化词语可以分两大娄,一类词语就是直接用于记录某种民俗文化现象的,它们对民俗文化现象的反映是直接的;另一类则是在词语记录的现象背后隐含着一种民俗文化特点,下面的例子中,前十三例属于第一类,后面的例子属于第二类。
常用语
石家庄方言中的合音现象是很突出的。比如“不要”的汉语拼音为bu-yao,石家庄人将其合音为biao。
参考资料
方言习俗.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19-09-1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7 11:28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分布区域
发音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