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石宝山石窟,位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南25千米的石钟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石宝山景区内,南面为
沙溪古镇。开凿于
南诏、
大理国时期(唐宋时期)。
历史沿革
石钟山石窟始凿于
唐宣宗大中四年(南诏天启十一年,850年),经
五代十国、历
两宋止于
南宋淳熙六年(大理盛德四年,1179年),历经320多年陆续开凿而成。
明
永乐十一年(1413年),高宝承袭
鹤庆世袭土官知府,综合剑川石钟山石窟的题记、《故世守鹤郡知府高侯行状碑》及沙溪兴教寺瓦片刻文,高宝对石钟山石窟进行过一次重修并创建了沙溪兴教寺(永乐十三年,1415年)。
明
崇祯十二年(1639年),
徐霞客造访石宝山,所著《
徐霞客游记》将此山称作“钟山”,盖山中有巨石如钟而得名,故又称石钟山。山中寺庙也因此叫作“石钟寺”。
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当地信众对石钟山石窟重新妆彩。
1951年,
宋伯胤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派遣,对剑川石钟山石窟进行考察,自此正式开启剑川石钟山石窟的研究。
建筑特点
石钟山石窟依山开凿,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区,其中石钟寺区8个窟、狮子关区3个窟、沙登箐区5个窟。窟龛形制可分为佛殿窟、方形或圆拱形浅龛和摩崖造像三类,共有17窟,大小造像总数139躯。有
南诏王及后妃造像、“波斯国人”雕像和释迦佛、菩萨等造像,以及南诏、
大理、
元、
明等时期的墨书或石刻题记。
文物遗存
石钟寺区
《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议政图》为外方内圆拱屋形龛,龛檐刻为三重,弧顶,平面呈方形,内龛门楣刻双层联珠纹,底部凿低坛。坛上正中刻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头戴金刚宝塔莲花头囊,展脚上翘,身着圆领宽袖锦绣,袖手端坐于龙头椅上。王者左右两侧各刻侍立羽仪长,左右侧壁各刻一清平官。
《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议政图》为方形弧顶屋形龛,龛檐刻为三重,坛上正中刻南诏第五世王
阁罗凤,头戴椭圆形豪华头囊,身着圆领宽袖锦绣袍,袖手端坐于龙头椅上。脚前榻上蹲伏二狮。王者右侧刻阁陂和尚,身后右侧刻一站立侍者,执曲柄伞遮于阁陂和尚头上。王者身后左侧刻侍立武士,羽仪长和女侍。左右侧壁各刻一清平官,均身着宽袖锦袍,袖手倚坐于椅上。
地藏龛为圆拱龛,底部凿低坛,坛上正中刻
地藏菩萨倚坐于束腰方形仰莲上,跣足踏二仰莲。地藏面丰圆,双耳坠铛,头戴披风,身着U字领大衣,饰缀铃项圈,左手曲肘至胸前托摩尼珠,右手持锡杖,背后刻圆形身光。
华严三圣圆拱形龛,底部凿低坛。坛上正中刻
毗卢佛,右手当胸施说
法印,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跣足踏二仰莲,项后刻圆形头光、身光。身光左右浮雕并墨绘二弟子双手合十而立。佛像左侧刻
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青狮承托之仰莲座上。青狮左旁刻一狮奴。佛像右侧刻
普贤菩萨,双手持如意,结跏趺坐于白象承托之仰莲座上,白象右侧刻一象奴双手持钩。
维摩诘经变为屋形龛,该龛左右各开一圆拱形龛,底部凿坛,龛内正中刻维摩洁居士,面相老而清瘦,结跏趺坐于山岩上。右侧壁刻文殊菩萨,左侧壁刻舍利佛。龛后壁刻
须弥山,山间开有小佛龛,内或刻坐佛,或刻一佛二弟子等,另刻有鸟、兽、宝塔之类。龛外石阶第一级左右角各刻一力士。左右两边圆拱形龛内刻
大势至菩萨、
观音菩萨结及胁侍。
明王堂是佛殿窟,以六根方立柱将窟分隔为五龛。窟底部凿双重高坛,上层于每龛前凿束腰四圆鼓形,饰壶门纹,下层刻为20长方格,内浮雕动物或花卉。窟高4米,长11.26米。窟正中一龛刻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龛左右各两龛,每龛并列刻二明王,正中上方刻一幡形题榜,分别刻二明王尊号,四龛合为
八大明王。窟外右侧刻一
大黑天神跣足立于覆莲台上,窟外左侧刻一
毗沙门天王跣足踏于一夜叉鬼背上,该窟尚存元、明、清游人墨书题记数则。
甘露观音是佛殿窟,窟檐刻双弧形垂帐,底部凿高坛。坛上正中刻观音菩萨倚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座上,观音像高1.62米,面相丰圆,头戴化佛高花冠,右手曲肘上举杨枝,左手曲肘至腹前捧钵;项后刻圆形头光,头光顶上刻宝珠火焰纹,身后刻双重身光。观音左右侧各刻一站立女侍,右者双手当胸捧经箧,左者双手当胸捧净瓶。该窟存有元、明、清、民国游人题记、题诗多则。于观音像右上角粉书横写藏文偈颂。
佛、菩萨、天王等龛像分作上、下两层,多为圆拱形浅龛。上层凿五龛。正中一龛,内刻一女性生殖器立于仰莲台上,高0.52米,后壁左右直行墨书一联:“广集化生路,大开方便门”。左右侧壁刻佛和菩萨等像。下层亦凿五圆拱形小龛,风化残毁严重。
狮子关区
波斯国人为圆拱形浅龛,龛内正中刻一立像,身披罽幅,腰扎帛,下着窄口裤扎于长靿靴内,双手似交于胸腹间握一袋状物垂于地。其右侧竖刻行楷大字“波斯国人”。
观音化现梵僧为
摩崖造像。依壁刻一梵僧立像,像高1.66米,光头,高鼻深目,身着交领袈裟。左下方近前刻一犬,颈系铃,回首仰望梵僧。梵僧左肩外侧壁上竖刻大字“紫石云中/信境若兰”。其下竖刻造像题记一则:“盛德四年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牖/杨天王秀剏(创)。
南诏第一世王
细奴罗及后妃男女从者像坛刻为床榻形,坛上右边刻细奴罗袖手执笏端坐,络腮胡须,头戴莲花头囊,展脚呈S形,身着圆领宽袖锦绣袍。左边刻后妃袖手端坐,两者中间刻一小王子,其下方坛前刻一铺帛方形供桌,上置三盘供物。王者右侧刻一女侍,右侧壁刻一侍立男从者,左侧壁刻一侍立女从者。
沙登箐区
佛、菩萨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五小方形浅龛,下层为四龛。占壁面高3米,长6.2米。上层主要雕刻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阿弥陀佛立像。下层均为高浮雕,雕刻有释迦佛坐像、弥勒佛坐像,阿弥陀佛坐像等。窟内立面竖刻造像题记一则:“沙追附尚邑/三赕白张傍龙/妻盛梦和/男龙庆/龙君/龙兴/龙安/龙千等/有善因缘/敬造弥勒佛/阿弥陀佛/圀王天启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题记”。此窟为石钟山石窟雕刻年代最早的石窟。
阿嵯耶观音为圆拱形浅龛,龛内雕阿嵯耶观音跣足立于莲台上,像高0.6米,面相清润,头戴化佛高花冠,细腰,右手当胸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身后刻火焰纹头光和身光。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为尖圆拱形浅龛,坛上刻弥勒佛善跏趺坐于方形仰莲座上,跣足踏二仰莲,龛外左右侧雕二侍立弟子,均双手合十,项后刻圆形头光。二弟子两侧原刻有二胁侍菩萨立像,风化残蚀严重。
毗沙门天王为圆拱形浅龛。毗沙门天王像高2.44米,脚穿战靴,踏于二夜叉鬼背上,右手执三戟叉拄地,左手托一塔,项后刻火焰纹头光。
大黑天神为圆拱形浅龛。大黑天神像高2.46米,头戴骷髅冠,颈及腰间挂骷髅头以为缨络,二蛇缠双足,六臂各持法器,项后刻火焰纹头光。
观音化现梵僧为摩崖阴线刻,依壁阴线刻一梵僧,像高1.22米,侧向,面老,光头,身着交领袈裟,左肩系搭膊牵衣襟,右手当胸持杨枝,左手提净瓶,项后刻圆形头光。脚前方刻一犬翘尾,呈行进状。
文物价值
石钟山石窟不仅展现了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佛教
密宗阿吒力教派的佛、菩萨、明王、力士等造像,还开凿了“阿姎白”女性生殖崇拜雕刻,南诏王室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图像等内容,这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是罕见的。
其一,石钟山石窟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体现了他们的石刻技艺和创造才能。古代匠师们在开凿石窟的时候,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把人间的帝王搬上了佛山圣地。石钟山石窟把南诏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个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其宫廷政治生活,通过石刻艺术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反映了南诏统治者听政、议政、出巡和坐朝的场面,是南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二,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各兄弟民族及中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石钟山石窟作为南诏、大理国的石刻艺术成就,其文化的多元性在这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迹。南诏、大理国在历史上与
吐蕃相连,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石钟山石窟所在的剑川自古以来又是通往吐蕃的交通要道,所以藏族文化在这里留下很深的痕迹。
其三,石钟山石窟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此时造像受中国传统思想和艺术理论影响,融合印度造型艺术,向着现实主义的民族形式发展,佛教造像日趋世俗化,人物造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富于人间的生活气息。石钟山石窟正是承前启后,开凿于唐末宋初,大都是成熟、饱和之成功艺术作品。
石钟山石刻艺术为研究西南地区南诏、大理国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历史和民俗历史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实物资料,以其雕刻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
文物保护
1952年,为更好地保护石钟山石窟,由
国家文物局拔款建盖石钟寺区二至八号窟保护房。
1953年初,石钟山石窟二至八号窟保护房工程动工,当年11月竣工。
2011年3月,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石钟山石窟1—8号窟保护房及12号窟保护房等七个保护房修缮工程的勘察、测绘及设计的外业工作,完成了勘察报告、实测图、修缮方案、施工图等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云南省文物局审批。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石钟山石窟位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南25千米的石钟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石宝山景区内。
交通信息
从剑川县城至石宝山的中巴,票价12—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