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19世纪关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归属的争议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是指19世纪关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归属的争议。
石勒苏益格(Schleswig,又译“什列斯维希”)的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和丹麦人。1386—1460年该地与荷尔斯泰因(Holstein)合并,后者居民多为德意志人。1474年后,两公国臣服于丹麦。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布荷尔斯泰因为德意志邦联成员,丹麦则企图使石、荷两公国合并,遭当地居民反对。1848年1月丹麦国王提出正式合并石勒苏益格。3月两公国人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加入德意志邦联。普鲁士乘机出兵干预并得到德意志其他邦国的支持,导致普丹战争。但普鲁士在对德意志领导权的争夺上受到俄、英、法的抑制,同时惧怕两公国人民革命的深入发展,遂于8月撤兵。1852年5月8日欧洲列强在伦敦签署《伦敦议定书》,规定两公国同劳恩堡(居民亦多为德意志人)三地同丹麦国王个人联合,荷尔斯泰因同劳恩堡仍为德意志邦联成员;三公国不可分离。1863年丹麦国王否认《伦敦议定书》,欲正式合并石勒苏益格,导致丹麦战争爆发。战后,石、荷两公国的主权分属普鲁士和奥地利。1866年普奥战争后均归普鲁士。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并入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公民投票,北石勒苏益格于1920年又归属丹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1 22:0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