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通常被认为是形声字,右边的“
委”是表音的声符(“委”“矮”古音相近),只有“
矢”才是表示字义的。“矢”之所以能与矮发生联系,是因为箭矢在古代社会是人们的常用之物,而且它的长短有一定标准,箭杆又总是制作得格外正直(非如此就不能射中目标),所以很自然会被人们兼用来丈量长度。而箭矢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通常也只能用来衡量长度有限的物品。这种社会现实作用于人们的造字思维,“矢”在汉字中便与长度有限发生了关联。除“矮”字以外,“短”“矬”等字也都以“矢”为唯一的表义偏旁。“矮”这个字从小篆(图1)阶段出现以后,便一直是形体相袭,发展而成隶书,后又将隶书楷化,发展成为今天的“矮”字。
有人认为“委”也有表义作用。在甲骨文里委写作图A,像一个妇女跪曲在枯萎的禾旁(植物枯萎必然卷曲)。《说文·女部》:“委,委随也。从女,从禾。”徐铉曰:“委,曲也,取其禾谷垂穗委曲之皃。故从禾。”可知,委曲即不能向高处伸长。另,委通萎,《释名·释言语》:“委,萎也。”有枯萎之意,三国时魏国曹植《赠丁仪》:“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植物枯萎,意味着不仅不能生长了,还要萎缩下去。
在现代汉语里,“矮”与“高”相对。矮有三个意义和用法:第一表示身材短。如“矮个子”“个子太矮”“身材矮小”等的矮。不管是语素义还是词义,都是这个义项。第二表示高度小。指事物本身上下距离小,如矮墙、矮桌,矮凳、矮矮的平房等的矮。第三表示等级(级别、地位)低,这是矮的引申意义。比如可以说“在中学时,他比我矮一级。”句中的“矮了一级”也就是“低了一年级”。
《唐韵》乌蟹切,《集韵》《韵会》倚蟹切,《正韵》鸦蟹切,并隘上声。《说文》:短人也。《类篇》:矬也。《易林》:猨堕高木,不矮手足。王楙《野客丛谈》:黄鲁直诗:矲矮金壶肯送持。注引《玉篇》:矲,短也。矮,不长也。不知矲、雉二字,见《周礼·春官·典同》注:矲,皮买反。雉,苦买反。《方言》:桂林之闲谓人短为矲雉,雉正作矮字呼也。
【写法】“矢”窄“委”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委”略低。“矢”,第三笔横在横中线。“委”,“禾”窄“女”宽。“禾”,首笔撇在竖中线收笔;撇和捺都在横中线收笔。“女”,㇛(撇点)撇短点长;第二笔撇的撇尖伸向“矢”下;横从“矢”中起笔,在横中线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