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草属(学名:Brachypodium Beauv. ),
禾本科下的一个属,约10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高山上,我国约6种,大部产西南至东北,有些可为饲料。多年生、柔弱草本;叶片通常狭;小穗具短柄,长甚于宽,有数小花,脱节于颖之上,排成顶生、
穗状花序式的
总状花序或偶有单生;第2颖通常短于第一小花;外稃5至多脉,长椭圆状披针形,顶有一直芒或凸尖;内稃的脊上被篦齿状睫毛。
短柄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的
禾本科植物,与小麦、大麦和燕麦等同属早熟禾亚科,原产于非洲北部、欧洲南部和亚洲中部,包含约10个亚种。该植物为一年生,自花授粉,植株高度15~20 cm,生育期70~80 d,植株柔弱,叶片小而宽,穗子纺锤型,短柄,小穗互生于穗轴上,每小穗包括2朵小花,脱节于颖之上,每小花具1枚雌蕊和3枚雄蕊,披针形外稃顶有一直芒或凸尖,内稃脊上具篦齿状睫毛。温室条件下种植密度每平方米300株,每穗收获10~12粒种子,全株可收获80~200粒。与禾谷类作物相似,种子收获后需要1个月左右的休眠期,完成后熟代谢方可发芽;出苗后经过2周左右低温处理即可完成春化作用,春化时间比小麦短2~3周。麦类作物白粉病菌、条锈病菌和稻类作物稻瘟病菌等均能够侵染短柄草植株,引起相应症状。其籽粒中不含高分子量
麦谷蛋白亚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也很少。
短柄草植株较小,适应性强,不占用太多生长空间,不象种植水稻那样需要严格的生长条件。生育期短,籽粒产量较高,一年可以繁殖4~5代,繁殖系数达 140左右。未成熟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介导的转化体系已经建立,
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90%以上,转化效率最高可达55%左右。基因组小,染色体少,DNA重复序列低,获得突变体容易,突变性状容易显现,具备了模式植物的所有基本特性。尤其,短柄草基因组序列与黑麦草、小麦、大麦等
早熟禾亚科植物高度相似,很多重要农艺性状与温带禾草类植物相似,如株型、穗型、粒型、病原菌(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抗逆性和生长习性等,含少量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而不含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并与小麦一样具有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是小麦等基因组庞大的重要农作物理想的模式植物,借此来获得目前小麦等早熟禾类植物中尚缺少的遗传信息和基因共线区,进而对小麦等重要植物进行基因定位、克隆、突变、测序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