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眥,汉语汉字,读作zì,其本意为眼眶。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𠀤音剂。《说文》目厓也。《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眥。《前汉书》作眦。《列子·汤问篇》拭眥扬眉而望之。《注》眥,目际也。《灵枢经·癫狂篇》目眥决于面者为锐眥,在内近鼻者为内眥。《注》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领处曰眥。《尔雅·释器》衣眥谓之襟。《注》谓领交处,如人眼,脣,眥,头也。《集韵》又音赀。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又《集韵》仕懈切《韵会》士懈切《正韵》助迈切,𠀤柴去声。《博雅》睚眥裂也。《类篇》恨视也。
又举目相忤貌。《史记·范睢传》睚眥之怨必报。《集韵》或作𥈐。《晋书·载记》譌作疵,非。
又《正韵》资四切,音恣。《集韵》鉏佳切,音柴。义𠀤同。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眥字的意思.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08:58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