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山
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山峰、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景区内景点
真武山在文革期间外围的部分殿宇被毁,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祖师殿、玄祖殿、三府宫、文昌宫”等共计三宫十一殿,占地49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是集山水、树木、文物古迹、三江自然景观和翠屏山为一体的整体风景区,为道教名山洞府。
地理环境
宜宾真武山,邻近翠屏山,因山上有真武大帝庙而得名,真武山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宜宾市翠屏区西北的真武山上。真武山宋名仙侣山,明代已有真武山、师来山等名称。明万历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征讨都掌人时,托词真武祖师助其师,乃在山上增建真武祠,后又续建不少庙宇。
发展历史
真武山的道教活动始于东汉顺帝时期。相传东汉顺帝时(126——144)沛国丰邑人张道陵中年修道,离别家人,朝山睹海,沿长江西去至真武山,见其山有仙山灵气,为道家养性存神,餐霞炼道之洞府,于是定居下来,在真武山上传道数载。唐朝时,又有吕祖白天在翠屏山练剑,夜宿真武山,现存有“纯阳洞”一名仙侣洞。宋代杨道人也在此洞修炼成仙,山后有郁姑台,台下生长仙茅,杨道人遇郁姑于此,因得食仙茅之法,得白日升天之道,有洞名“郁姑洞”,为其修炼之所。神仙踪迹,招来多少风流名士,“郁姑仙踪”乃成古宜宾八景之首。
真武山之名源于明代。明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调集川、滇、黔官兵一十四万,出征川南都掌人。都掌人性蛮,不易攻破,曾省吾和部将到真武山祈祷神仙护佑。因真武大帝托梦相助,大败都掌蛮。曾省吾为报真武大帝的大恩大德,下令命部将修建真武祠(今玄祖殿),改山名为真武山,并扩建了部分祠、堂、楼、阁。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修建,真武山成了云、贵、川三省道教文化传播中心,在四川道教界亨有“北青城、南真武”美誉,建国前香火鼎盛、香客众多。
真武山道观古建筑群历经百年的风雨,文革期间处于外围的部分殿宇被毁,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祖师殿、玄祖殿、三府宫、文昌宫”等共计三宫十一殿。并保留有放生池、月耳池、杨戬洞、郁姑台、仙侣洞及三十余座地下建筑(两汉崖墓)。真武山的现存建设主要集中在山顶,有人说这是仿自山东泰山,也有人说这是取材于湖北武当山,同时还借鉴了四川峨眉、青城二山和成都青羊宫等的设计思想,更有人说真武山的设计构思囊括了国内众多名山胜景的优势,而特采各家之长,依山取势、纵横结合、主次分明、布局合理、红墙青瓦、翘角飞檐,有着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真武山以四宫为主,楼、殿、阁、坊、桥、池、洞、台为辅,集清泉、树木、翠竹溶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大型道教古庙建筑群。
真武山于2003年恢复为道教场所。
主要景点
且由山脚至山顶修建石级,仿泰山分立中石坊三座名门天门、二天门、三天门。至清代共有建筑20余处,号称“川南道教名山”。今尚存古建筑有斗姆宫、文昌宫等8处,占地面积共3.33公顷。古建筑依山取势,错落有势;且屹立岷江岸畔,四周古木参天,诗情画意,宛若仙境。
地理位置
四川宜宾市真武山又名师来山、仙侣山、三台山,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区西北隅,南俯金沙江,西连翠屏山,北瞰岷江,东眺长江,与三塔对峙,主峰海拔369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1:32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