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泉听风图
明代唐寅创作绢本设色画
《看泉听风图》是明朝画家唐寅创作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作品介绍
《看泉听风图》是中国明代画家唐寅的国画作品。该画绢本设色,图中绘奇峰怪石、古木浓阴、清风飞泉,两位高士临流对坐看泉听风,意境空灵清旷。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在画的右上角题诗曰:“俯看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作品赏析
画中崖畔多用斧劈皴,石质坚凝劲健。画风沉郁,风骨奇峭。此画既有南宋[院体]画传统,又有文人画的风格特征。画上自题七绝一首:[俯看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锺。]是画家仕途不遇,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署款[唐寅],钤有[禅仙]、[唐居士]、[南京解元]诸印。
唐寅画山石堆叠线条,处理坚硬中不失绵柔,用笔墨浓淡凸显出画面的纵深感,同时衬托出右上角留白的天空,留出题诗的位置。题画诗既完美诠释了此画的意境,又借由描绘这种理想化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世俗人生的无奈和隐居山水的超脱。这种诗画结合的文人画,也是唐寅所代表的吴门画派的重要创作特点。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29岁时,他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因好友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从此功名断绝。出狱后,唐伯虎性情大变,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终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山水画师法周臣、李唐、刘松年,风格秀逸清俊,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色彩或艳丽或清雅,线条清细,体态优美。花鸟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长于水墨写意。传世画作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08:31
目录
概述
作品介绍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