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看(拼音:kàn、kā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篆文,一说始见于战国文字。“看”的古字形一般认为是由手和目组合而成,表示用手搭在眼睛上部向前方眺望的样子。看表示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由此引申为看守、看待。同时,看还引申为细看,观察。又引申为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初步判断,即估量。由此又引申为想、认为。观察多需集中注意力,所以看也有注意、小心之义。看也可作助词,放在动词后,表示试一试,如尝尝看、做做看、试试看。另外,看还有看望的意思。
文字源流
“看”,小篆字形(图2)上面是手,下面是目,表示远望时用手放在眼睛上方遮挡阳光。许慎的解释也与此吻合,《说文解字·目部》:“看,睎也。从手下目。”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九经字样》:‘凡物见不审,则手遮目看之,故看从手下目。”由此可见,“看”字是个会意字。在现代,人们如果面对太阳或强光看远处,仍然习惯于用这样的方法来避免强光刺激。从小篆到现代的楷书,这个字的形体变化不大,只是“手”的形状有所不同罢了。
有的学者认为,“看”的初文写作图1,就是《说文》所收古文“𥉏”的雏形。这一字形上部用“㫃(yǎn)”表音,“㫃”的古字形像旗帜,不兼义;下部用“目”表义。由于声旁“㫃”在书写过程中发生了讹变,被改变成“手”。“看”也就成为了从“目”从“手”的会意字了。
“看”的基本义是以视线接触人或物。“以目视物”的结果是“看见”,若用结果转喻整个“观看”的活动过程,则引申出“看见”义。“以目视物”是有视觉的生命体用眼睛作用于事物从而获得影像信息,在这一活动中,会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当突显“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时,引申出“观赏、欣赏”义。如王粲《杂诗》:“北临清漳水,西看柏杨山。”“观看”不仅是用视线接触事物,还会通过视觉处理器将影像传输到大脑来识别客观事物。当用识别客观事物这一认知活动来转喻整个观看过程时,引申出观察、考察义。如走马看花、看破红尘。
“看”由“观看”又引申为“探望”。“探望”的活动过程包含:探视者与被探视者、见面、双方肢体或视线的接触、交流或沟通情感等内容。其中双方视线接触是整个探望过程最初始、最显著的行为,当突显整个活动中“观看”的行为时,“看”因此延伸出“探望”义。如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又如现代常说的“去看看同学、同事”。再可以引申为看待、对待。“对待”是“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与视线接触事物的行为具有象似性,都是A作用于B。“看”引申出“对待”义,是视觉动作域向感知行为域的投射。如“另眼相看”“刮目相看”等。另有诊治之义,“治疗”的过程包含医生与患者,医生运用手段察看患处,医生与患者互动,医生运用认知进行判断,消除疾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察看”这一子事件处于初始、显性地位,可以替代整个治疗过程。因此“看”引伸出“治疗”义。如“看病”。
看,还有尝试之义。如现代汉语常说的“试试看”“比比看”。“尝试”的过程,首先是用眼睛观察事物,进而启用感知功能对事物进行试验性辨别。“尝试”过程中,视线接触处于初始、最突显的地位,是后续子事件得以产生的条件,因此用“看”转喻整个“尝试”活动,延伸出“尝试”义。
看,读作kān时,有照料、守护之义。如:看护、看守、看门。又可引申为监管之义,如:看押、看管、看守等。“照顾”是A将B长时间置于视线范围内,用行动确保B不受损害。整个照顾活动过程为观看→观看活动的全面延伸→照顾。在观看的全面延伸事件中,当突显在视线范围内使B不受损害这一行为时,引申出“照顾、照料”义。“看守”是A使B处于一定的视力范围内,用以限定B的行动。“看守”的过程包含看守者与被看守者,看守者单向观看被看守者,被看守者活动范围受限。在“看守”过程中,看守者用眼睛接触被看守者为事件发生的条件,最具突显性,因此用“看”代替整个“看守”过程,语义延伸出“看守、监视”义。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四】【目部】苦寒切(kān)
(看)睎也。从手下目。
𥉏,看或从倝。
【注释】睎:观望。从倝(gàn):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倝,声也。”
说文解字注
“(看)睎也。从手下目”注:锴曰:“宋玉所谓扬袂障日而望所思也。”此会意。苦寒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看
(kān)《唐韵》苦寒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寒切,並音刊。《说文》:睎也。《博雅》:视也。《吴志·周鲂传》:看伺空隙。简文帝《对烛赋》:回照金屏裏,眽眽两相看。
又《宋史·礼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阅百戏谓之独看。
又《辽史·地理志》:大东丹国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为看楼,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又姓。见《姓苑》。
(kàn)又《唐韵》苦旰切。《集韵》《韵会》墟旰切。《正韵》袪干切。并刊去声。义同。
又叶苦坚切,音牵。吴迈远《长相思》诗: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关,音涓。
又叶苦甸切,牵去声。苏辙《咏彝亭》诗:千里思山梦中见,要须罢郡归来看。
《说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𣉙。俗作㸔。
字形书法
书写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上部“手”的末笔改撇。
【写法】“”从上、左包围“目”,底部“”高“目”低。“”,前三笔都在上半格居中,长撇从竖中线起笔。“目”,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汇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0 09:22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