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郿)坞地名,在今陕西境内,同
郿坞,南北朝时,北魏平阳县(后秦郿县),境内有郿坞和五丈原,辖区约为今眉县地区和宝鸡县东部,岐山县
渭水南地区,太白县东北部。西魏郿城县(北魏平阳县)辖区为今眉县及岐山县渭水以南地区。北周周城县(西魏郿城县于建德三年〔574〕并入)辖区约为今眉县和岐山、扶风二县南部,县城后迁至新筑之斜城(在今眉县斜谷口之北,渭水南1里),并在此侨置云州,时达8年。
地名,在今陕西境内,同郿坞,
南北朝时,北魏平阳县(后秦郿县),境内有郿坞和五丈原,辖区约为今眉县地区和宝鸡县东部,岐山县渭水南地区,太白县东北部。西魏郿城县(北魏平阳县)辖区为今眉县及岐山县渭水以南地区。北周周城县(西魏郿城县于建德三年〔574〕并入)辖区约为今眉县和岐山、扶风二县南部,县城后迁至新筑之斜城(在今眉县斜谷口之北,渭水南1里),并在此侨置云州,时达8年。
同郿坞城,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郿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十五里,董卓坞在县东北十六里。”此说一出,其后的文献无不沿用。唐代以后的郿县县治在渭河以南、斜水之东,与今日眉县县城基本为同一地点,那么位于其东北十五里的“郿县”故城就恰恰与这次发掘的区域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记载:“董卓发卒筑郿坞,高与长安城等,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其愚如此。”
董卓的郿坞是一个典型的坞堡,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记载:“卓筑郿坞,高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卓云: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其他的坞堡都大同小异,坞堡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除了当地依附坞主保护的自耕农之外,多的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来的流民,还有战争中掳掠来的俘虏和“生口”,他们都成了坞堡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