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时而动(拼音:xiàng shí ér dò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
左丘明《
左传·隐公十一年》。
成语出处
春秋·
左丘明《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相时而动”。
成语典故
公元前712年,郑国的国君
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国和鲁国共同出兵讨伐许国。联军兵临许都城下,终于城被攻破,许国的国君庄公仓皇出逃。
接下来的事是如何处置许国。齐国的国君公提出,应把许国交给鲁国来管辖,但鲁国的国君隐公表示不能接受。于是,齐公说:“讨伐许国是郑国的主张,出的兵也最多。既然鲁国不能接受那么就让郑国来管辖。”
郑庄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事奉许叔住在许都的东部边邑,说:“上天降祸于许国,鬼神确实对许君不满意,而借我的手惩罚他,我这儿连一两个父老兄弟都不能相安,难道敢把讨伐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我有个兄弟,不能和睦相处,而使他四方求食,我难道还能长久占许国?您应当事奉许叔来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准备让公孙获来帮助您。假如我得以善终,上天可能又依礼而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让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那时候只要我郑国对许国有所请求,可能还会像对待老亲戚一样,降格而同意的。不要让别国逼近我们住的这里,来同我郑国争夺这块地土。我的子孙挽救危亡还来不及,难道还能替许国敬祭祖先吗?我让您留在这里,不仅为了许国,也是姑且巩固我的边疆。”于是就让公孙获住在许城的西部边境,对他说:“凡是你的器用财货,不要放在许国。我死后就赶紧离开这里。我祖先在这里新建城邑,眼看到周王室已经逐渐衰微,我们这些周朝的子孙一天天丢掉自己的事业。而许国,是四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经厌弃了成周我哪里还能和许国争夺呢?”
其实,郑庄公伐许的目的就是为了吞并许国,但碍于面子,只好先推让一番,最后才把许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面交给许国的大夫百里,由他扶助许庄公的弟弟许叔管辖:西面交给自己的大夫公孙获助守,实际上是监督东面的许叔。
《左传》的作者在叙述了这一历史事件后评论说:“郑庄公这样做合乎礼。他是因为许国不合法度才讨伐它的。许国降服了,他就原谅了它,并且根据各人的德行作了恰当的处理,还能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来行事。选择有利的时机相时而动,不连累后人,真可说是知礼了。”
成语寓意
郑庄公伐许的目的就是为了吞并许国,但伐许成功后,并没有堂而皇之地直接入主许国,而是采用“托管”、“以许制许”的办法,让许叔执掌政事,又派郑国大夫前去监督。因此《左传》的作者称赞其根据自己的国力量力而行,相时而动,非常高明。而郑庄公相时而动也告诉人们,人们应该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形势下制定不同的策略,只有重视形势,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不断挺进,迈向成功。
成语运用
“相时而动”指观察时机,灵活采取行动。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唐·
令狐德棻《
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宜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郑庄公》:“书使许叔居许东偏曰:‘于是乎有礼,度德而处,量力而行,相时而动,,可谓知礼。’”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陈先生,你志诚打的贼儿通。虽然寇盗奸雄,他也相机而动。”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三九回:“某当与主公同往,相机而行,自有良策。”
清·
曹雪芹《红楼梦》四回:“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九回:“这句话你在镇上且不要说出来,待我们去相机而动。”
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五章:“望大人先占长山地势,俯视锦州,然后相机而动。”
莫应丰《将军吟》三一章:“江醉章后悔刚才不该过分放肆,但事已过去,无法收回,只得相机而行,在今后设法补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