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
以随机抽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销售模式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这种诞生于日本的潮玩,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流行欧美后也开始被称作blind box。盲盒作为一种潮流玩具,盲盒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众多如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等“盲盒+”商业模式也迅速产生。
名词介绍
词语释义
盲盒,顾名思义,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这种诞生于日本的潮玩,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流行欧美后也开始被称作blind box。
所谓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
相对较强的购买力,让那些受影视动漫文化熏陶的年轻人,能够撑起庞大的盲盒经济。从上游的IP设计,到中游的零售,再到下游的二手交易和玩偶改装,其产业链已相当成熟,且市场空间巨大,当然也在不断掏空年轻人的口袋。
法律定义
在法律上,盲盒属于一种射幸合同,法律上它是就商品的标的和品质,是有不确定性的。另外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在销售盲盒的时候是要将产品的范围 概率进行公示,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发展历史
盲盒文化源于美国,兴于日本。所谓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里装着样式多样的可爱玩偶手办,但盒子上并没有标注具体是哪一款,以其限定款的饥饿营销方式,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专家认为,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盲盒经济”的热潮也由此而来。
消费提醒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2021年2月10日,经济参考报发文提醒,“盲盒经济”:消费热潮滋生投机隐患,业内提示理性消费,新业态市场有待规范透明。
2021年3月15日,北京日报发文提醒,文具盲盒,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也容易令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学生们沉迷,有可能激起攀比之心,甚至诱导孩子频繁购买。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消费观的教育,及时把学生们从花里胡哨的盲盒猜想中唤回。
2022年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法律规范
经营规范
2023年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盲盒经营者应当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盲盒价格。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相同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
各地政策
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1月12日印发的《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举行新闻通气会,要求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确认监护人同意。
2022年8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得设置空盒。
研究报告
年轻人对盲盒的痴迷就好像中年人对股票的痴迷。购买盲盒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之一。
2019年天猫发布的首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的烧钱指数位列第一,仅在天猫上的销量就同比增长了189.7%,成为当代年轻人最烧钱的爱好。
凤凰网《文化风向标》通过一系列问卷、采访、报告试图探究一二。盲盒热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其被背后的文化品牌价值如何得到更多赋能,也是我们想要窥豹一斑探讨的答案。
媒体评论
盲盒可以玩,但要有边界、有底线,不能误入“盲”途。盲盒,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同的盒子里放置不同的商品,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因其独有的新鲜性、刺激性及社交属性而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但盲盒不是万物皆可“盲”,更不应成为商家利用“售出不退不换”等规则“清库存”的工具。若跟风者一拥而上,沉溺于盲盒消费,由收藏滋生出攀比、炒卖,使得购买盲盒形式大于内容,也会产生很多风险和纠纷。“盲盒”绝不可以盲买盲卖,更不应成为监管盲区。针对利用“盲盒”违法经营等行为,相关部门要有针对地进行清理和规范,积极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健康合法的市场秩序,保持该有的市场透明度和诚信力。经营者销售盲盒要规范,确保商品的质量信息真实,不得作出虚假、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消费者自己也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唯有做到监管到位、商家自律和消费者理性,才能为“盲盒”找到最稳妥的打开方式,“盲盒热”才能循着健康发展的轨道继续“火”下去。(新华网评)
盲盒行业的良性发展,还有赖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对经营者而言,切莫一味逐利而盲了心。要切实遵守市场规则,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不可过度营销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误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对消费者来说,也别因沉迷而盲了眼。应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中国纪检监察报评)
盲盒套餐,是盲盒营销的产物。盲盒营销是否得当,尚可探讨。但,不是万物皆可“盲盒+”!作为餐饮企业,特别是快餐经营,理应知道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限时做、限时卖与限时消费的重要性。如此制造营销噱头,刺激消费冲动,引致严重浪费,有悖于社会公德,也违背了知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被点名批评、备受诟病,说明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域,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只会是一场错误失败的、哗众取宠的营销。
营销不是炒作,更不能有悖法律。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盲盒+”餐食,属于眼中没有法律的营销策划,是大胆且赤裸的冒险。
曾经,“盲盒+”宠物,无视动物的生命权,盲盒变“亡盒”;“盲盒+”美妆,新颖形式背后不乏临期产品,盲盒变“装盒”。如今,“盲盒+”餐食跟风带来的浪费,又让盲盒变“食盒”,很多人买盒弃食。如此边兜售商品边浪费资源,何止是变味,简直是畸形!
在盲盒模式下,稀缺与沉迷、抢购与囤积、炒作与哄抬等现象紧密绑定,企图牟利的商家往往大量生产,深陷其中的消费者往往大量采购,不管盒子里装的是食品、玩偶、文具还是其他东西,需求有限,而造成大量本不必要的废弃,对于资源皆为浪费,久而久之必定触目惊心。
可以说,盲盒之乱,指向了一个问题:此类营销制造稀缺、恶意引流、遮蔽理性,导致盲目消费,除了满足商家牟利目的,只能带来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盲盒属性的产品及现象越是火热,越应该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也越应该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强化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盲盒风”带来的“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必须要刹一刹了!
奉劝一些企业三思而行、审慎而为,也奉劝一些商业模式回归常态、回归健康。(人民网评)
2022年1月,据人民网报道,盲盒营销不能盲目炒作,盲盒经济不能沦为“盲目经济”。
2022年2月,“万物皆可盲盒”。当下,购买、分享盲盒成为青少年群体的消费新风潮,但过度的“盲盒热”也引发过度消费、商品溢价、攀比浪费等乱象,商家利用的正是青少年群体的猎奇心理。业内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整治过度营销等行为,并引导青少年群体养成文明理性的消费习惯。
2022年5月,“开榴莲盲盒挑战”占领了小红书、B站、微博、抖音等众多平台。“买榴莲就像在赌石”“挑榴莲仿佛开盲盒”等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探讨。挑榴莲、开榴莲、晒榴莲似乎也成为榴莲“新玩法”。
2022年,奥特曼卡牌被赋予不少功能,社交只是其中之一。孩子们之间,谁拥有了稀有指数颇高的ZR卡,也就意味着更受欢迎。
 “盲盒经济”在消费领域流行,但不能盲目无序发展,更不该“盲”无底线地将未成年人锁定为盲盒产品的重点消费人群。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各有关方面应依法依规加大对盲盒交易规范执行力度,不能任由孩子随着性子下单,必须斩断那些妄图利用盲盒生意“收割”孩子的“黑手”。(新华网评)
曝光事件
2022年3月15日,据央视财经:800元娃娃盲盒成本仅有30元,为抽取隐藏款,有消费者花1万多元狂买106份盲盒。
2022年4月,多名消费者反映,称在线抽盒平台盲盒星球存在拖延发货、选择性发货、砍单等情况。
2023年3月17日,“北京消协”微信公众号消息,盲盒消费有哪些“坑”?京津冀消协发布盲盒消费调查结果。
存在问题与调查结果
1、八成受访者购买过潮玩类盲盒,调查发现部分购物平台及商家涉嫌售卖盗版盲盒。
2、部分平台及商家售卖的潮玩盲盒及文具盲盒商品未标明隐藏款抽中概率。
3、57.25%的受访者购买过化妆品类盲盒,部分商家售卖使用期限较短、来源不明产品,或掺杂三无产品售卖。
4、部分图书百货类盲盒售卖价格高于内容商品价值。
5、部分盲盒APP涉嫌抽彩式诱导消费、自定义商品回收规则。
6、部分平台及商家超出经营范围销售盲盒商品。
7、九成以上受访者对盲盒有负面看法。
8、88.54%的受访者支持尽快出台盲盒管理办法或规定。
2024年7月消息,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这类盲盒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甚至可以炒作到21万元的天价,玩法也衍生出“赌性”十足的拆卡直播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0:34
目录
概述
名词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