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月刊》,是由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面向我国广大盲人的惟一盲文版综合性文化刊物。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
图书数据
社长、总编辑:倪林
副总编辑: 张和勇 欧阳鸣
主编:卜铁梅
编辑部主任:高萍首席记者:侯超韡
记者:魏红、乔靖雯、刘湘伟
总编室主任:罗新欣
广告总监:胡艺
发行总监:吴兰荪
编辑:《盲人月刊》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惠新里甲8号(100029)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100072)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0046号
发行: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发行部
订购: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发行部
定价:6.00元
简介
《盲人月刊》是新中国唯一一本由
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的盲文刊物,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唯一具有盲文版、电子汉文版、录音版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1953年,中国盲人福利会成立。同年底,时任中国盲人福利会第一任主任委员的
谢觉哉同志便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决定出版一本供新中国盲人阅读的刊物。毛主席亲自为刊物取名为《盲人月刊》。谢觉哉同志亲笔题写了刊头和发刊词。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筹备,1954年3月15日,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团结教育盲人的盲文版综合出版物——《盲人月刊》终于问世了。谢老在发刊词中寄语编辑:“努力办好刊物,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联系国家形势和盲人生活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努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帮助盲人奋发向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上世纪五十年代,《盲人月刊》集中宣传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宣传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空前高涨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教育盲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指出和批评了社会上残余的歧视盲人和单纯救济的观点,大力宣传盲人“残而不废”的先进典型。
1960年5月,中国盲人福利会与中国聋哑人福利会合并成立
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盲人月刊》成为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机关刊物。在六十年代初期,《盲人月刊》着重教育培养盲人树立不怕困难、艰辛奋斗的作风,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
社会主义信念,同时注重对盲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走好人生道路。
“文革”初期,各级协会停止活动。《盲人月刊》也被迫于1966年8月停刊。1978年8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活动,《盲人月刊》于同年10月复刊。在停刊的12年间,《盲人月刊》的编辑们仍然坚持每月为盲人编辑出版一本学习资料,前后共出版了146期。1988年中国残联成立后,《盲人月刊》并入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与《中国残疾人》杂志、《三月风》杂志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书写了历史的新篇章。
新时期《盲人月刊》的三次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残联的领导下,《盲人月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服务于盲人工作,服务于残疾人事业,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十年多来,刊物出现了三次飞跃、三次发展高潮,每一次飞跃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和宝贵经验。
(一)、新时期第一次飞跃的主要成果及特点
从1978年复刊到1988年,《盲人月刊》出现了第一次飞跃,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1978年10月,复刊后的第一期《盲人月刊》刊登了华国锋、叶剑英为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的题词及编辑部《为实现新时期任务作出贡献》的文章。中央领导的题词与编辑部的文章给予当时的盲人读者很多鼓舞。《盲人月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1、1984年3月13日,《盲人月刊》创刊30周年茶话会在
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王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茶话会。王震、崔乃夫、王定国、张文秋、黄乃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当年第3期刊物上,开辟了“纪念《盲人月刊》创刊30周年”专栏,发表了编辑部《做盲人的忠实朋友》、熊天荆《对<盲人月刊>的热望》、王定国《祝<盲人月刊>创刊30周年》等纪念文章,以及《<盲人月刊>30年概况》一文。这是《盲人月刊》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纪念活动,编辑部的文章是刊物“三十而立”的“宣言”,是编辑部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盲人月刊》于1984年举办《学点近代史》讲座;1986年举办《中国现代史》讲座;1987年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讲座,开办历史知识讲座的目的是对盲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盲人正确认识历史,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认识改革开放必然性和重要性。三大讲座历时5年,是盲刊“三十而立”的“大手笔”、“大动作”,是编辑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成果,对引导教育盲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起到了推动作用。
3、1987年2月,刊发编辑部文章《建设一支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通讯员队伍》,首次正式组建200名通讯员队伍,同年10月出版第1期《通讯员之友》,这一举措调动了盲人和明眼人作者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扩大了作者队伍,扩大了来稿数量,扩大了刊物影响,
(二)、新时期第二次飞跃的主要成果及特点
1988年3月,中国残联正式成立,《盲人月刊》并入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与《中国残疾人》杂志、《三月风》杂志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三刊编辑部在信息、知识、思想、稿件、人员各方面开展交流与互动,使盲刊编辑人员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提高了素质、增强了信心,刊物出现第二次飞跃,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
1、紧密结合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实际,深入宣传邓小平南巡讲话,引导盲人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认识企业改革和转岗就业问题。1993年开辟“盲人就业现状探讨”和“来自企业的希望之光”两个栏目,针对市场经济下福利企业发展和盲人就业问题开展大讨论;1994年开辟“市场经济与盲人”栏目,发表各界盲人作者对市场经济下盲人工作问题的探讨文章;1995年举办“市场经济与盲人”征文活动,动员全国盲人都来发表见解、交流经验、献计献策,引导盲人发奋学习、勇于实践、自主创业、劳动致富,创造新生活。
2、1994年9月在“远南残运会”期间,《盲人月刊》派出记者独立采访盲人运动员,写出11篇稿件,有消息、通讯、专访、评论、获奖感言等各类文章,共26000多字,创办了丰富多彩的“远南专刊”。扩大了刊物影响,积累了采写大型活动的经验,展示了编辑部的实力、生机与活力。
3、1998年,盲刊编辑部首次出版了一本《盲人的绿洲》的汉文书。全书29万字,分10大部分,收录90年代盲刊上发表的精华文章111篇,特别收录了“市场经济与盲人”征文中的优秀文章。该书的出版,使盲人亲属、低视力者、残联干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破天荒第一次看到了《盲人月刊》上的文章,看到了盲刊记者、编辑们写的文章。由刊到书,编辑部迈出了一大步。这本书,是盲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新时期第三次飞跃的主要成果及特点
2002年是《盲人月刊》历史上的转折年,该年10月,《盲人月刊》电子汉文版问世,开始走上互联网,盲人实现了“网上听读”、明眼人实现了“网上阅读”的梦想。刊物“华丽转身”,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国、全世界读者面前,以此为起点,出现了第三次飞跃,迎来了第三次发展高潮。
1、2004年10月1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了纪念《盲人月刊》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中国残联主席
邓朴方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为刊物题词:“《盲人月刊》是光明的事业,光荣的事业。发展盲人文化事业,丰富盲人文化生活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文明的要求。愿《盲人月刊》与时俱进,越办越好。”为纪念创刊50周年,编辑部编辑出版了第二本汉文书——《光明之路——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征文获奖文选》,并编辑、印制了纪念画册,为刊物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2007年9月,《盲人月刊》与中国盲协、
中国盲文出版社在井冈山举办了首届全国盲人文学爱好者笔会。全国盲人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代表首次登上井冈山,交流文学创作经验,探讨文学创作规律。这些优秀代表都是刊物的骨干作者,他们与刊物共同成长,为《盲人月刊》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创刊以来,编辑部全体成员首次与全国各地的骨干作者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3、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期间,盲刊记者独自采写12篇稿件,近3万字。采写了盲人门球,足球,柔道队集体征战侧记和7名盲人运动员成长与参赛故事,创办了丰富多彩的“残奥专刊”,展示了刊物的新进步,新风采,在盲人月刊历史上又书写了新篇章。
4、从2003年至2013年,《盲人月刊》紧锣密鼓地举办了9次大的征文活动,来稿数量一次比一次多,作者覆盖率一次比一次高,影响一次比一次大。2009年举办的“与祖国共同成长”征文活动达到了高潮。此次征文收获来稿近500篇,除港、澳、台、西藏外,全国28个省市(区)都有盲人来稿。农村来稿46篇、覆盖14个省市(区),并有3篇文章获奖。本次征文中来稿数量、稿件覆盖率、农村盲人来稿数量、新作者数量、获奖文章数量和质量均创盲刊历史之最。
5、2009年,盲人月刊还与中国盲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盲人文学作品评奖活动,对新中国60年来盲人文学创作活动进行了大盘点、大总结,在烟台市举办了全国首届盲人文学嘉年华活动。为参与“与祖国共同成长”征文活动的获奖作者和在盲人文学作品评选中获奖作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还举办了专家讲座、同题作文《读海》的评奖活动。首届全国盲人文学嘉年华活动在《盲人月刊》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成为又一个里程碑。
近60年来《盲人月刊》发展的三大基本经验
回顾、总结《盲人月刊》近60年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大飞跃的主要成果及特点,我们获得三大历史启示,总结出了三大基本经验。
(一)坚持“三个服务”是《盲人月刊》发展的方向。
近60年来,《盲人月刊》始终坚持“三个服务”即:为盲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服务、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盲人月刊》办刊宗旨和发展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编辑部又将“三个服务”具体化为,抓好“三大宣传”;让盲人记住“三个知道”;报道、树立“三类先进典型人物”;发现、培养“三类作者”。
“三大宣传”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成果和经验;宣传盲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三个知道”是:让盲人知道世界和国家的大事;知道中国残联的大事;知道盲人工作的大事。
“三类先进典型人物”是:报道盲人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残联干部,盲人亲友及社会各界中扶盲助盲的先进典型人物。
“三类作者”是:发现、培养盲人作者;发现、培养残联干部和盲人亲友作者;发现、培养社会各界中了解盲人、关注盲人、热心扶助盲人的作者。
(二)坚持改革创新是《盲人月刊》发展的核心。
《盲人月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在求真、求新、求变、求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行过5次大的改版,不断扩大报道内容、不断推出新版块新栏目、不断提高自采率、不断提高文章质量。现在确立的八大版块、20多个子栏目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门类较齐全、搭配较得当的版面结构和报道格局。
1、版块布局
⑴、“开篇导语”,也叫“卷首语”,是每期刊物的重点言论,一是对近期盲人工作中的重大活动表明态度,评论得失,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二是对本期重点版块、栏目、文章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进行导读。
⑵、“资讯扫描”——分为“要闻”和“短讯集锦”两个子栏目,简明扼要报道本月中中国残联、中国盲协的大事件、大活动及各地盲协的有特色的工作动态。
⑶、“本期关注”主要刊发本刊记者采写的关于盲人工作、盲人成长的组合式报道或连续深度报道,以工作通讯、事件通讯、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为主要形式、配发消息、资料链接、背景介绍等等。
⑷、“光明人生”——开辟“人物特写”、“口述故事”、“情感驿站”、“人生感悟”等子栏目,主要刊发盲人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和扶盲助盲先进典型人物报道以及盲人的情感故事和对人生的感悟文章。
⑸、“民生服务”——开辟有“开拓视野”、“现身说法”、“生活常识”、“出版信息”等子栏目,主要刊发盲人在就学、就业、就医、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养生保健等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经验的文章。
⑹、“文化教育”——开辟有“特教园地”、“读书体会”、“艺海拾贝”、“原创”等子栏目,主要刊发盲校教师教学论文、盲生习作,报道盲校工作成果及经验的文章;盲人读书学艺的体会文章及盲人作者原创的小散文、小诗歌、小小说等等。
⑺、“编读往来”——开辟有“读刊体会”、“读者博客”、“编辑博客”、“读者建议”、“写作园地”等子栏目,主要刊发读者的读刊体会、建议,读者与编辑的博客文章,及读者写作的体会等等。
⑻、专业论文——专门刊发各地盲人按摩医生的医疗按摩专业论文。
以上八大版块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刊物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办刊特色。
2、宣传文字——盲刊创办初期使用的是解放前留下来的心目克明盲文,后来又采用黄乃先生研创的新盲文,1995年后又采用更为高级的“汉语双拼盲文”。刊物不断采用新盲文,有利于盲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增强宣传效果。
3、宣传载体——从早期只有盲文版,后来增加录音版、电子汉文版,一步步走上网络,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由于不断改革创新,使“老刊物”焕发新生命;使“慢刊物”走上信息高速路,使盲人的刊物也为明眼人所知道,所认识,所阅读。
(三)坚持品牌建设是盲人月刊发展的保证
《盲人月刊》历史上的三次飞跃,产生了多项成果,这些成果都成为“传家宝”,成为品牌栏目或品牌活动。品牌建设一直是《盲人月刊》发展动力和保证。目前,被广大读者基本认可的有“本期关注”、“光明人生”两个品牌版块,“知识讲座”、“征文活动”两个品牌活动。
1、“本期关注”是《盲人月刊》的一个品牌版块,它主要发表高端采访、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采访、先进人物深度采访报道的通讯、专访、侧记及中国残联、中国盲协领导同志的工作研究文章,它的特点是“新、大、深”,体现权威性、指导性、思想性,它是典型的“工作版块”,是集中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特别是盲人事业的新发展、新特点、新成果、新典型、新经验的窗口,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欢迎。
2、“光明人生”是《盲人月刊》的第二个品牌版块。它主要发表盲人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社会各界扶盲助盲故事、盲人恋爱、婚姻、家教故事及盲人关于人生感悟文章。它重在人物,主要宣传自强不息之歌和扶盲助盲之歌,重在事迹、成果、经验和影响。该版块是培养盲人作者、残联干部及社会各界热心作者的园地,长期来深受大家的欢迎。
3、“知识讲座”活动也是深受盲人欢迎的一大品牌。三十多年来,盲刊先后举办过历时5年的三大历史讲座、“盲人按摩”、“学习双拼盲文”、“学习英语”、“学习电脑”、“盲人心理健康”、“盲人家庭教育”、“文明礼仪”等各类专题讲座,一般大讲座历时2年、小讲座历时1年或半年。大讲座有时和问题讨论相结合,并发表一些较好的反馈文章。
4、征文活动,这是盲刊最受读者欢迎的品牌活动。《盲人月刊》从1978年至2013年共举办过12次大型征文活动,包括:“庆祝建国35周年” 征文(1984)、“我与残疾人保障法”征文(1991)、“市场经济与盲人”征文(1994)、“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征文(2002)、“我与盲人月刊”征文(2004)、“消除信息障碍、共享科技文明”征文(2005)、“迎残奥、讲文明、展风采、做贡献”征文(2008)、“与祖国共同成长”征文(2009)……等等。每次征文活动都有鲜明特点,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和宝贵经验。
盲刊征文活动特点:一是坚持公益性、群众性、普及性,重在社会效益。每次征文都是对盲人作者最大最有效的写作培训,也是盲人作者最大的社交活动,它已成为对外宣传盲人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宣传改革开放成果、宣传国家全面进步的独特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二是坚持开放与合作,一般征文都与中国盲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多方优势互补,形成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度大、传播面广的传播格局;三是每次征文都是盲人作者与编辑相互学习、交流、互动、成长的平台,有力地提高编辑素质、提高刊物质量,同时也加强了作者、读者与编辑的联系。
《盲人月刊》在近60年的历程中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创造了多项成果、多项经验,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三个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品牌建设。这是近60年来《盲人月刊》发展的三大基本经验,也是三大法宝。实践一再证明,只要坚持这三大基本经验,《盲人月刊》就能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创造新业绩,不断创造新生命。
其他
附:《盲人月刊》创刊以来编辑、工作人员名单:
刘若谋、张纯娟、刘郁文、张心怡、吴海波、刘云黛、李大芳、王一民、张德珍、安文琴、朱淑英、苗雨生、刘小艾、刘素云、闻大敏、郭培平、吴兰荪、艾诚、张婷、山惠芬、阎秀丽、赵定军、赵泽华、沈海燕、郑治、卜铁梅、刘静、罗淑敏、侯超伟、魏红、钟非凡、谢忠军、乔靖雯、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