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龙应台创作的散文集
《目送》是龙应台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8年7月。
内容介绍
龙应台在《目送》中一改犀利的文风,以温柔婉转的文字,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写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写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这本书中处处是读者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因为年纪的关系,56岁的龙应台意识到时间的流转,开始专注于生活的细腻体会,而从来不敞开自己的她在《目送》中选择以文字挑战思考中的“生死大问”。龙应台承认,与之前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相比,这本书在她年轻10岁时是写不出来的,完全是私己的。因为《目送》的私密性以及它的情感的浓度,作者诚实地表示: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畅谈这本书。
作品鉴赏
《目送》的书名来自于龙应台创作的同名散文,她在这篇文章中写了生命中的两件“小事”:龙应台的儿子16岁时到美国当交换学生,她在机场看着儿子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海关,背影倏地消失,没有回头;多年后,龙应台的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又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房的父亲的背影。通过这些事,作者开始理解个人生命中私密、深藏、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并在文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样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想起80多年前、朱自清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背影》。不同的是,《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牵系三代: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这是龙应台的三代情怀,以时间为经,以亲情角色为纬,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工笔素描的方式来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亲情“背影”,既是时间历练,也是反观人生。作者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而人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作者还在书中写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令读者感悟到人生在世,父母、夫妻、子女、兄妹、朋友,情再深、义再重,也只能陪你走过人生的一段旅程。无论是至臻至纯的父母亲情,还是生活中点滴的美好细节,也都只能是片段。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在一次次的目送中独自面对,只有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伴随人的成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学历、收入、职位、地位的提升,同时还有对于孤独的耐受。孤独不是孤僻,不是自我封闭,也不是无人帮衬,要真正体味孤独、接纳孤独、享受孤独,在于能够脱离狐朋狗友、纸醉金迷的低级趣味,在于能够独立地解剖麻雀、破解难题,在于能够经得起上压下挤,经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在于能够在孤独中沉淀自我、反思自我。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龙应台,女,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的眷村,台湾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1984年,龙应台于《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引起反响后隔年出版,其主要作品有《野火集》《人在欧洲》《美丽的权利》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25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